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眼里也有不同的《浪浪山小妖怪》,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是幽默又热血的动画,成年人看完我相信多少会五味杂陈,难掩心酸。
严格来说,这部作品也算是《西游记》同人作品,只是视角切换成小人物,让我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篇杨叛的小说《小兵物语》,里面以被杨过随手丢下的小兵视角来讲述故事。
在我们年少时,看电视小说,总把自己带入主角的视角,长大后却发现,原来我们只是小兵呀,只是山中小妖怪呀。
做个小妖怪倒也不是不行,得找个大厂,在某个山洞谋个职位,只是时也势也,小猪因过分勤奋刷锅导致罪责,只能逃跑,连把他介绍进去的蛤蟆都给害了。
出去干啥呢?并无方向。本想再去找个山头,换个大厂,路上听闻这些大厂都被孙悟空一网打尽,看来换个山头是没法换了。
两个小妖互相埋怨吵架随口提的假装成唐僧师徒取经排上了日程,这看起来不靠谱的目标却成了他们的初心和愿景,因为取经后成佛可长生不老。
如果说小猪和蛤蟆是被迫无奈,那黄大仙和猩猩则是被他们的目标和说辞吸引,愿意加入一试,这也犹如创业公司老板通过描绘愿景来招募合伙人。
刚开始完全是假冒,自己也心虚异常,连一个孩子都能识破他们是假冒的。
第一次被认可是遇到一老和尚,他或许看穿了他们是假的,但依旧施以援手,给饭吃给衣穿,送他们一程。
第二次是遇双犬洞,本来以为要大战一场,奈何对方却认定他们是真的,不但夹道欢迎,还好吃好喝伺候,生怕得罪了他们。主要还是孙悟空名声太大,妖怪不敢得罪。只是没想到他们前脚刚走,真正的师徒来了,双犬洞老大却又不识人被打死。
第三次则是帮村里斗鼠妖,鼠妖就擒后他们被村民送了无数荣誉和礼物。他们更被认为是真的取经四人组。
三次后,即便他们还是假的,但已经渐成正规军,各自也都认可取经的愿景,愿意一路降妖除魔。
只是小妖的道路自也不会顺坦,他们来到了小雷音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对手,他们完全无法相斗。
这一次他们不但惨败,还丢失了前面积累的所有声誉,变成人人唾骂的骗子和妖怪。
救不救孩子?除了猩猩笨拙倔强的坚持外,另三人都开始动摇。尤其当黄眉说只要他们加入,会让他们吃上唐僧肉,这对蛤蟆和小猪有莫大的吸引。因为刚开始他们就想吃到唐僧肉,只是那时他们位卑人微,轮也轮不到他们。现在呢,只要他们加入,只要能吃到他们肯定少不了。再说目的是长生不老,取经成佛和吃唐僧肉都可以,为何舍近求远呢?
猩猩看起来最为笨拙胆小,但自从加入后却变成最坚定的取经人。他从刚开始连齐天大圣名字都说不清楚的小妖变成了自我认知是齐天大圣。黄大仙则其次,因为他参加进来奔的是取经,现在眼睁睁看着黄眉要吃童男童女却束手无策还为虎作伥,他选择离开。
他俩走后,小猪这个团队核心开始思考,这一路走来,原先是假的,修炼着修炼着成了真的,即便他们还是小妖怪,是无名之辈,但他们的内心已经完全不同。
于是他们决定救孩子,不惜与黄眉开战,不惜损失几十年的修为,最终一战后才发现黄眉是弥勒佛下的一童子,本来让他来帮助唐僧师徒,没想到他占山为王,还吃童男童女来提升修为。只是犯了错的他还有机会,四个小妖则变成了原身。
我想看到这里的人不免联想,有背景和无背景之差别可谓云泥,有背景的容错率极高,无背景的则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当然电影还是给了我们圆满的结局,孙悟空看来早知道此事,最后赠送了他们每个一根毫毛,以保不死。
同时电影其实也在不断告诉我们,即便是小妖,无名之辈,也要有远大志向,毕竟如果你认命,那真的一点机会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