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就有到朝鲜去的想法,终于成行,不是为了研究政治与社会发展,也不过份在乎山水风光和人文环境。心怀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崇敬,踏向这片土地,从丹东出发驶向鸭绿江中朝友谊桥,浮想联翩,大军压境,“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旋律久久在心中回荡,英雄们在共和国诞生不久,历尽沧桑,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艰辛,还末享受和平的美丽,又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
在朝鲜新义州简单修整后我们换乘火车。随着一声清脆悦耳的气笛声响起,缓缓地进入运行状态,当车轮与铁轨发出均匀的咣当声时,使我又回想起了七十年代乖坐闷罐车,背着背包去从军的感受,同样的声音唤醒了不同的梦想。
我把目光投向了窗外,铁路沿线平北大地两旁稻田泛黄,麦浪翻滚,极目两边山脉连绵起伏跌宕,使其形成了一个走廊。时而安静地坐落着村庒,时而看到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路旁没有参天大树,平整的水田种植水稻,高兀处以玉米黄豆为主。这种地形一地貌洗去了我高山峡谷的想象,
九月十日到达平壤站已是夜幕下,街头巷尾没有灯火通明,感觉环保,星星点点照明效果良好,下塌平壤两江宾馆,一大早起来第一站就是参观祖国解放战争纪念馆,组织非常有序,不论学生、军人或其他人员,列队非常整齐。先参观室外部分,陈列很多战争中使用过的陆海空三军装备。接着看室内馆,其造型为“Y”字,共有三层,我们看最多的还是二楼中国志愿军馆。当解说员开始讲解时我多少有些困惑:她说美帝国主义把战火引向中国东北地区,并且将从东海进攻中国,同时也将进攻俄罗斯,是我多少有点“保家卫国而抗美援朝”之感。
这种感觉在后面跟着参观建党纪念塔、中朝友谊塔、凯旋门、主题思想塔、金日成广场、平壤地铁、中学生就读、万寿台故居等活动中收获颇能说明中朝人民的友谊。
朝鲜拥有十二万平方公里土地,人口数量为2600万,只有朝鲜族人。朝鲜法律规定没有私家汽车,因此街道上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也不会出现赌车现象,倒是在非机动车通上有很多骑着自行车穿梭,也很少看到摩托车和电动车。朝鲜人走路速度快,不论男女很少见到胖人,男子肤色暗沉,着装多以半袖体恤搭配长裤,年长者会戴顶小礼帽,女性一般体型比较苗条,肤色白皙透亮,职业女性着短袖,紧身半裙套装,能近距离接触到感觉朝鲜人的精神状态还是不错的。
在朝鲜现存的一些遗址发现,很早以前也使用汉语,如在平壤古建筑中存有“南门”、“大同门”,我们参观了一个中学,共值下午三点左右,女学生为我们表演节目,器乐演奏与演唱,男学生在操场上踢足球,导游介绍朝鲜学生早上学文化课,下午女生学习艺术,男生则是踢足球。朝鲜是一个富有艺术气息的国家,不论在宾馆、外宾购物店都会见到很多油画作品,绘画技巧娴熟,表现渗透力很强,作品里透露着浓浓的意境,我仰慕的大海与海鸥,远看活着的海滩风景,吊牌价5000美元,朝鲜不能刷卡,自然也拿不走。
朝鲜人民是一个崇尚英雄崇拜领袖的国家,在一些公共场所会悬挂领袖相,十万人参加的大型广场舞表演,组织非常井然有序,他们把这个表演叫阿里朗表演,非常气势宏大,共鸣感强,当电子屏上出现金日成主席相时,会全场起立,并出现三代领导人照片时都会起立鼓掌。
朝鲜是一个发展相对较慢的国家之一,从新义州到平壤的火车,建设标准低,设施设备陈旧,沿途车站电力线路、车站设施缺乏检修与更改,沿途与铁路相向而行的公路,现在仍然为沙石路路面,大型车辆通过,尘土飞扬,使得路边的骑车人狼狈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