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买买买,还有什么能让自己感觉良好

你是不是也经常有类似的感受?心情好的关于时候总想着买点什么奖励一下自己;心情不好倦怠的时候也想着买点什么能让自己感觉好一些?好像我们总在寻找下一个能让你的生活,工作,自我都能有质变的“好物“。

现在的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直播带货,达人推荐。实话说我自己也很爱看一起开箱,每月推荐之类的内容。只是时间一长,我发现自己的愿望清单不管拔草了几项,总是越来越长。而且对一件物品甚至像谈恋爱一样,在没有得到之前才是最喜欢的状态,想象着自己能拥有的快乐。一旦拥有了发现好像也不过如此,烦恼们该在的还是在,我也还是那个一样的我。

我不想在这里老生常谈买买买对财务方面上的影响,当然我很相信现代社会已经全方位被消费主义所裹挟。对此我抱着嗤之以鼻的态度,但也很清楚各种信息化很难让个体逃离出来不受影响,经过了大学时期脱离家里经济掌控疯狂买买买的阶段,我开始慢慢意识到爱消费或者只有消费行为的自己让我有些难堪。

消费者是商业循环的终端,开端则是制造者或者创造者。近年来我开始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我发现自己除了消费者之外几乎没有别的身份。当然我还有一份工作,但对我而言这份工作的主要目的也只是赚钱糊口而已。用辛苦赚来的工资去消费,就变成了在打工人和消费者两个身份之间无意义的转换。我突然意识到我不想一直作为一个被动接受各种商品的买家,因为你几乎留不下任何自己的思想活动或者生活轨迹。我想有意识的把对自我的满足感从消费转移到创作。对于自我,不再只能被已有的或者既定的东西所定义,不再局限于只能用别人造好的画笔去描绘,可以加进自己的颜色,甚至记录下如何调色的过程。这个创作可以时任何形式,不需要被权威认可,不需要有任何经济效益,只是在时间的流逝里尝试加进一点点代表了我这个个体的生存痕迹。

我想先从写作开始,给自己机会从读者转化为写作者。写下一些有意义的思考和情绪的变化。说不定它们也会找到自己的读者,引发共鸣,让我这个本来沉默的个体被听见或者被看见。


图片来源于谷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