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去北京”,我奉陪到底

      为了早点儿上八达岭,6:30起床,早饭没吃就去箭楼赶877,不过有经验,景区物价偏贵,自个儿带了面包、泡了银耳带上。空腹比以往爬还是要省力一些。很幸运遇上了长城的雪景,看到了雾凇景观。因为人流量较多,选择爬南坡,从南坡远眺北坡景观,雪山和蜿蜒的长城相辉映,要美很多。中途喝点银耳补充能量,爬到南四楼还是轻轻松松的。返程途中,北坡限行,但还是爬到了北二楼。到877等候点长长的等候队伍,着实吓了一跳,但好在人多,等了15分钟,还是快的。返程途中去了奥体公园,第一次发现鸟巢前有火炬雕塑,离这不远的是刻着的运动员名字和国际。边上的河水已经结冰,大小朋友在河面上溜冰嬉戏好不热闹。顺着8号线,在鼓楼下了车,相对而言这里商业气息比较重,很少会去。豌豆黄、卤煮、爆肚…只需要尝尝变好。走了半小时,找到了地安门糖葫芦,买了山楂、草莓、阳光玫瑰、蓝莓,每一串都很爽口,水果上裹着一层薄薄的糖,一口咬去脆脆的、酸甜可口,比家里买的更好吃,在路上现吃要比带回酒店更好吃,酒店的暖气太足,糖就会渐渐融化,粘粘的,不然讨人喜欢。


      一天下来也不轻松,第二天就没那么早了。计划赶不上变化,本想早起去雍和宫、恭王府,却发现票早已抢完。想去大兴胡同7号尝尝面茶,发现还没营业。醒了但却没有动力起床。差不多点决定去胡同逛逛,一路沿着护国寺小吃街,不知不觉走到了梅兰芳纪念馆,既然遇到那就进去欣赏喜剧风采,听听京剧的魅力。相对于热门景点,这里真是闲逛的好去处。从里边出来,边上的大爷带着京腔悄悄跟我说:“你就跟着进去就行,管得没那么严。”大爷实在,但还是买了票来得踏实。

      比起景点人挤人、赶公交地铁,我更喜欢不紧不慢地走。走了20多分钟,到了历代帝王庙,一走进去就听到一位大爷在那儿讲着帝王庙的历史,别说站在那儿听听也挺有意思。走过妙应寺边上的胡同,红墙与白塔相辉映,也是不错的风景。当然有美景的地方就有人追,镜头也不少。折回来进了正阳书店,跨进门槛就能看到陈旧的门匾,看着斑驳的木雕,走进书店里头,案几上放在钟表、花瓶,两排书柜,一排是泛黄的扉页,有《毛泽东语录》、《鲁迅文集》等,一看价格都是成百上千,一排是新书,跟我们书店里的差不多,院落中散发着老院子的气息。

      下午的颐和园挤得后面的人推着前面的走,不喜欢这样的感觉,陪弟弟走马观花了一圈,匆匆绕了佛香阁、排云殿一周就往下走了。昆明湖边风大,但为了追十七孔桥的金光穿桥,还是咬着牙走到了十七孔桥,人多的地方一定是最佳机位,也就跟着人流走了,时间刚好拍到了金光穿桥的场景。湖边风大,往回走已经没那么挤了。回程绕了远路,上国贸六楼露台看了大裤衩的夜景。露台有玻璃挡着,到了楼下发现还不如下面的机位,还能拍到全景。


      视频里看到很多次什刹海冰场玩乐,在南方体验不到的快乐总要在北方追一场。初六好像是开业的最后一天,赶在休业前耍一耍。怕人多排队久,5点半就起床了,收拾好发现时间还挺早,决定走路前往。都在野鸭子码头,太阳刚好升起,还赶了个日出。阳光洒在冰面上,瞬间整个冰面都是金黄一片,也颇为震撼。那时也才7:30左右,冰场要8:30开始,白白受冻1小时。在排队时就跟弟弟说好去抢红色的单车、绿色的海豚………不过也还好排得早,不然连物件都没有了,别说选择了。或许是兴奋,或许是我真的脚力不稳,每次在冰上都会摔一跤,这次也不例外。冰上冻脚,拍拍照,骑骑单车, 再快乐熬一个小时好像也差不多了。返回到出口,有好多人在找道具,找一个面善的妹妹跟她说我到出口就还车,于是便驮着她来到了出口,完成了交接仪式。  今天的行程安排相对宽松,收拾收拾体验了格格装,可能是刚好春节,又或许是对新年的祝愿,挑的这大红大紫。穿过花盆底,戴过旗头,别过龙华……也算体验了一番。带着与原来白几备的妆容赏了天坛的夜景,原本是买了全票,等到了已经快闭园了。没能顺利进园,趁人不备,溜进警戒线内拍了张近景。从天亮等到亮灯,再到天黑。那儿离牛街不远,晚饭就在那儿解决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退天坛的票,结果官网退了全票,连大门票也没有扣留,还是很友好的。那几天没有给糯叽叽吊起口味,也就没有被白记年糕所吸引,倒是觉得聚宝源的爆肚还不错,之前都是白白的看着都害怕,这回儿总算是拌好的,他们家的杏仁豆腐也不赖。


      接下来这一天本来去雍和宫,也是抢了好多天才抢上的票。结果不知道弟弟哪里刷到的说“去一次寡三年”的传闻,又默默退了票。走了几里地,找了几条胡同,原本打算尝尝大兴胡同面茶,结果初八才开门,也就无缘品尝了,旅途中总会留有遗憾。走出胡同,发现一家卖煎饼果子的小店,这是我这些天吃过最好吃的了。吃完准备再去天坛,乘车途中发现恭王府不远,就先去了恭王府,也就是前不久才知道这是《还珠格格》取景地,去了那儿,那几个角度就出现了各种还原,“容嬷嬷的凝视、小燕子的起飞……”之前没有做攻略,对这个景点了解得并不多。看着一群人排队,人家排也跟着排,进去才知道为了摸一摸秘云洞康熙御笔的“福”字,抓一把“福”带回家,这也是大家对自己的美好祝愿吧。从恭王府出来如愿去了天坛,人多照片也不好拍,天坛附近有很多约拍,这不又成了一条生计。弟弟的拍照水平是我这几天培训出来的,也还算满意。


      5号这一天是要返程的,原本的设想在国家大剧院下车,绕到天安门广场,进故宫。那天刚好外宾访问,国家大剧院绕了一圈后发现封道,从正阳门绕道,进口都是长长的队伍,为了节省时间绕到广华门直接进入故宫。沿着中轴线往里走,中途去了慈宁宫、储秀宫,又绕到景仁宫,去了珍宝馆,看了里面的点翠,绕过畅音阁,从御花园走出了神武门。那天实在风大,匆匆走过。19年那次来,故宫是游得最细的,连着逛了两天,东西宫走了个遍。还是喜欢春天玉兰花开的故宫和秋天银杏映衬的故宫,温度也刚好,只不过这两个时间段我都不能凑上。从故宫出来,弟弟就先返程了,而我计划有变晚两天回去。下午和蔚汇合,还是去了雍和宫,逛了国子监。


      临时决定第二天去蓟县,其实我都不知道这地方它因辽代建筑独乐寺而出名,是辽代仅存的三大寺庙之一。一早,我们乘坐绿皮火车前往天津蓟县,是卧改座的位置,还好时间不长。这座城不算大,火车站也很小,街道也不算宽,从火车站到市中心,公交车也要个把小时。  没吃早饭,在古街上喝了面茶,吃了桑梓豆片早点店的豆皮卷和朝鲜面,其实就是千张里面裹鸡蛋、烤肠等,但也幸好它开门。饱餐后也就前往独乐寺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门悬挂的「独乐寺」大字牌匾,蓝底金字雄奇博大,据说出自明代权相严嵩之手。山门内两侧的哼哈二将屹立千年,默默守卫着寺庙。后厅内左右两侧是“四大天王”彩色壁画,绘制于1901年,至今也有百年历史。站在山门望向观音阁会为之一振,通高23米的观音阁,一种高耸入云的既视感扑面而来,观音阁是目前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阁楼,至今已经1000余年。阁内通高16.08米的十一观音像坐落中间,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彩色泥塑之一,这或许是设计者有意而为之,让前来的参佛者、祭拜者、游访者,都对其带有一种深深地敬畏。阁楼顶部的斗八藻井,也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木构藻井。下层是元代绘制的“十六罗汉”和“二明王”,中间穿插佛教和世俗题材故事。四周壁画与中间巨型观音塑像构成一个庄严肃穆的佛国世界。梁思成先生称其为“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从独乐寺出来去了白塔寺,一条条小胡同,天冷很少有人走动,显得格外静谧。门檐上贴着红红绿绿的窗花,门上贴着对联,与我们不同,但颇有年味儿。逛完白塔寺原本想要去鲁班庙,在广场上偶遇秧歌队,这是南方所见不到的。广场上风大,站得时间有点久,明显感觉整个人冷嗖嗖的。看完表演,匆匆逛了鲁班庙和文庙,一看时间还早,不愿再等到晚上9点,果断抢了5点多的火车。检票检得早,在站台上冻了10、20分钟,但是远处的平房上方,已是炊烟袅袅,家家户户做起了晚饭,也颇有北方小城独有的味道。回到北京已经不想出门,顺路药店买了感冒药,没想到也可以用外地医保,也能省得下一点钱。


      阿那亚、威海……想去的地方有很多,期待下雪,又惧怕寒冷。想着北戴河应该更冷,选择了威海。一到威海,就是大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最怕摔,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办理入住,整理好东西,就去了葡萄滩,雪越下越大,站在海边感觉都会被吹走,都伸不出手来拍照,真佩服海鸥不惧风雨的勇气,成群结队抵抗风雨。实在扛不住,不好意思地躲到海边的咖啡馆。返程途中准备去蚝堡饱餐一顿,出租车上被司机师傅劝着别去,居然来了还是进了,一直抗拒生腌,却第一次感受到生腌虾的甜味。

      天气太冷,还是包车旅行比较省力,至少冷了之后可以车上躲躲。去荣成天鹅湖看了白天鹅,有的扇动翅膀展示它的洁白,有的蹲在冰上像能捂热似的,有的成群结队在空中盘旋,有的伸长脖子比谁的脖子更长,有的相互依偎………各有各的姿态,却拍不出它的姿态美。布鲁威斯号沉船原本是看了小红书较为期待的,但是到了那儿却发现黑色大衣、蓝色围巾、红色玫瑰……原来都是约拍的道具,加上风雪比较大,待了一会儿就往小店里躲着。沿着海岸线,一座座海草房、一群群海鸥像是落入了漫画世界。不知不觉就是一上午,中午到了韩乐坊,一条装饰、房屋、文字都具有韩国风情的街。在韩乐坊吃了海菜包子,一听这名字就像是闻到了腥味,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尝了才知道比想象中好吃。沿海一路往前,只要有公园就会有商贩叫卖着“喂海鸥”,卖着海鸥的吃食,也就会看到大小朋友在海边喂海鸥的画面,海鸥很灵活,不经意间就会发现刚举起来的吃食又没了,特别喜欢看海鸥三三两两在空中盘旋的画面,多了密密麻麻又觉得有些恐怖,所以我常常看着两三只海鸥在海面上飞翔的场景发呆,远处是一艘艘货轮。因为猫头阿汉不开放,去了栈桥,每一根柱子上都结了厚厚的冰,有些都已经形成冰棱了。终点是火炬大道,小红书上的网红打卡点,人自然不少,有的抱着狐狸拍照,有的错开人群,小红书上避开人群的照片估计大多数都是约拍,女孩子出门总爱拍照,这也是一个行业的兴起。雪看得还不够尽兴,还想看看村子里的雪。返程时去了里口山姜家疃,厚厚的雪覆盖在平方的屋顶,踩在雪上发出咔哧咔哧的声音,像极了童话世界。可惜,天色渐渐暗下来,没什么人外出,雪天怕停公交,赶着公交也就返程了。本来去吃民主巷的品农,却发现还没开业,在周边吃了小吃,去酒店拿行李。看着还有时间,虽然不好意思,但是还是在大堂充了电,卸了妆,借了员工卫生间刷了牙、洗了脸……一待就是1个多小时,一切准备就绪出发去高铁站,幸好住得离车站近,节省了很多麻烦。坐夜车最受不了的就是用洗手间,还好在酒店已经擦干抹净。到济南的列车车厢不挤,原本是两人分开的车厢,告诉列车员情况后让我们往后面的座位坐,都空的。带了浴巾、酒店的拖鞋,铺好“床铺”,窝着也算休息了。


      第二天6点多到达济南,先寄存了行李,然后逛了民族大街早市,因为较早,更多的是早餐的吃食,“甜沫”潜意识里一直觉得是甜的,尝起来却是咸的,也确实吃不惯,吃了点饼,就前往五龙潭,别的不说,水是真的清澈,泉里的水会冒泡,潭里的鱼都很肥美,听说都是带有“编制的”。趵突泉门票要40,我大概知道泉的样子,原本打算不进,但在这里最出名的就是这个了,还是决定进去瞧瞧。趵突泉出来去了老舍纪念馆,等着开门才进的。院落不大,陈列的物品也不多。从黑虎泉出发,到宽厚里后去珍珠泉,然后到百花洲,泉边有不少市民拎着矿泉水瓶在泉边提水,多的大小桶6、7个。泉边也有一排水龙头供市民打水。去百花洲买了有名的“梅花烙”酸蘸儿,里面有豆沙的糖葫芦。燕喜堂吃了午餐,九转大肠配山楂糕,也就6块,100多,不便宜。鲁菜的口味还是吃不习惯。穿过百花洲就是曲水亭街,然后到大明湖南门,没有遇到雨荷花灯,唯独看到了大明湖上游着的鸭子。一位老大爷在湖边画鸭子,他说:“完全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可以看出他很自在。大明湖不同西湖的秀丽,或许是冬天的缘故,周围景色较为萧条。春夏或许又会觉得不一样。


      济南没有留宿,也city walk了一次,取了行李就乘高铁返程了,到家已经凌晨了。这次旅途就此结束。

   

ps:北京偏干,断不了酸奶饮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