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家詹姆斯·埃尔金斯说过,绘画是必须破解的谜,我们必须破解那道谜,以化解我们对自己所置身世界的迷惑,以减轻我们对于自己为何会置身如此世界的不确定感。之所以选择这本书,因为它描写的角度有别于我们一般欣赏画作的角度——喜欢将画作视为直接窥探另一时空的窗口。绘画不像拍摄照片,而是在小心而缓慢的过程中“孕育”而出,所呈现的与其说是客观真实,不如说是想象中的特定情境来的贴切。
从《台夫特一景》说起,将十七世纪的大门打开,还原了台夫特原貌,这是目前仅存的两幅维米尔室外场景画之一。台夫特建在原为海水所覆盖的土地上,这一点和上海很相似,纵横交错的运河和桥梁,从而催生出发达的经济。画作中的船乃是鲱鱼船,十七世纪全球降温,大面积封冻导致鲱鱼场不得不南移,从而落入荷兰渔民手中。正因如此,荷兰在十七世纪上半叶富裕繁荣。那两艘鲱鱼捕捞加工船,也正是维米尔为气候变迁留下的证据。
回到维米尔的画,物就是物本身,不会让人觉得一切经由画家构想得来,“不被看见的看见”这一说法也抓住了维米尔绘画的本质。《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维米尔的另一幅画作。画中的少女侧着身,带着一丝笑意欲言又止的模样。她所佩戴珍珠表面映照出少女的衣领以及她所坐的房间。关于这颗珍珠,我个人也十分喜欢作者用佛教的意象来解释——世间所有现象相互关联,称作因陀罗网。因陀罗网创造世界时,把世界造成网状,网的每个打结处系上一颗宝珠。现存或一直存在未灭的所有东西,想得出的所有想法,套用佛家用语,万法,都是因陀罗网上的一颗宝珠。因陀罗网上的每样东西,都暗暗表示了网上的其他所有东西。这隐喻也恰恰是维米尔作品的精要,他喜欢将曲面放进画中,利用曲面反应周遭所有东西。
约翰内斯·维米尔生前默默无闻,被淹没两个世纪之久,然而,玫瑰存焉,没甚为何。它绽放,因他绽放。它不在意自身,不问别人是否睹其芳颜——吉尔·阿由《不被看见的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