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流年》第十集
朱勇是吴华她们高中的同学,一个很热心肠的人。他和齐晓云一样,家是县城的。也许是这个原因吧,他对这些从各个乡镇考上来的同学,都很照顾。好多男同学几乎都被他叫到家里吃过饭。
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一般的家庭,生活并不是那么富裕。能时常叫同学去家里吃到,自然是家境不错的人家。听说朱勇的父亲是一个国营厂子的业务,难怪朱勇处事圆滑,能说会道的。学习虽然不咋地,但为人处事还是有一套的。他不仅和同学们称兄道弟,还可以跟教他们的任课老师们以哥们儿相称,可见他的社交能力。
他跟班长任中元是好哥们。可他们却是截然相反的俩个人。一个不善言辞,只知道学习,成绩在年级里总是拿第一。一个是学习不怎么样,却能说会道,到处交朋好友,低年级的高年级的都有铁哥们,更不要说本年级的,几乎人人都是他的死党。
朱勇毕业后,顺理成章的顶替父亲去厂子当了业务员,对他而言,也算得上是人尽其才。
到了社会上的朱勇更是如鱼得水,混的是风生水起。本来家里条件就好,自己挣钱以后,自身条件就更好了。朱勇是高中同学中第一个结婚的,也是第一个有了儿子,成为父亲的人。他儿子出生的时候,班长任中元、齐晓云他们才刚刚大学毕业。
朱勇几乎和每一个同学都有联系。他儿子满月的时候,他请同学们来喝满月酒。就连乡下的同学都给到了信儿。但是,他却拒绝收同学们的份子钱。虽然那会儿随礼也就几块钱,可他一份也没收。
他乐呵呵的对大伙说,自己只是借这个机会让大伙凑一块热闹热闹,份子钱免了,都把联系方式留下,方便以后有事联系。这就是朱勇的为人。极具个人魅力,大多数同学都是因为他的人品始终与他保持着友好的情谊。朱勇在同学中,人缘是极好的。
朱勇死于心肌梗塞。头天晚上在外面喝了酒,回到家就说不大好受,老婆问他,他说没事儿。他老婆也就没在意。
转天早晨,他去厂子开党员会议。在开会的时候又说不好受,大伙看情况不大好。一边通知家属,一边叫了救护车。
没想到,等人拉到医院已经晚了,抢救已经失去了作用。朱勇竟是一句话也没留下就走了。
别说是家属,就是所有熟悉他的人都深感意外,无不惋惜。
所有得到消息的同学,都去参加了朱勇的葬礼。四十四岁的朱勇在结束了自己短暂一生之后,用那个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向人们展示了他在世时的魅力。
逝者已矣,活着的人只感念他的好。
朱勇的死,让大伙受到了极大的触动。每个人都沉浸在悲伤中,哀痛之余,感叹世事难料,生命无常,不禁都感慨万千。
人在活着的时候,都感叹一辈子太长。可一旦走完这一生,无论年岁长幼,三天的时间,已经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无影无踪。
朱勇的葬礼结束以后,临近中午。任中元让同学路远召集大家,一起去饭店吃了饭再走。难得朱勇的离世把大伙聚得这么齐,他想请请同学们。
男女同学二十一个人,坐在一屋两座的一个大雅间。
任中元不喝酒,路远对大伙说:“可以喝酒的都斟上,今天难得,多年不见的同学都见了。以前我们到这来,哪一个都是勇哥招待。今天他走了,老大把我们召集在一起,大家不要拘谨,我们还是二十多年前的兄弟姐妹。”
他的话,让同学们都流下了眼泪。有的同学都哭出了声。
“路远说得对。说实话,朱勇的死让我感触很深,我和他也是有两三个月没见了。整天的忙,以前有空的时候,我会时不时的去他那看看,聊聊天,说说话。最近这段时间也没顾上,真的是没有想到他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太年轻了!
我们大家以后工作之余,一定要多保重身体,常联系。我以茶代酒,咱们一块儿举杯。为朱勇,也为我们的今后,喝一杯。”
朱勇再也不会知晓他死后的这次午宴,是他凝聚人气的最后一次能力再现。任中元,他的好兄弟,替他圆满的收官。
一个葬礼,让所有活着的人都重新领悟生活。尤其是亲身经历的人,都会以新的姿态去迎接尚未走完的人生。
梅丽丽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活着,精彩的活着。
吴华告诉自己:讨好世界,不如取悦自己。活出真我!
齐晓云告诉自己:放缓自己的生活节奏,多留意照顾身边的人。这世界充满爱,也需要爱!
又是一个周末。齐晓云打电话给李文明,告诉他吴华和梅丽丽去他们家吃晚饭,让他准备一下。
吴华在超市买了水果,给李文明打电话,李文明已经到家了。吴华告诉齐晓云和梅丽丽,自己先过去帮李文明的忙,让她俩下了班赶紧回去。什么也不用买了,回家吃就可以了。
李文明做饭还真是一把手。他已经把鱼炖在锅里。吴华到了,给他择菜,洗菜。俩个人边干活边唠嗑,干的有条不紊。
“姥姥今年还没来?”吴华想起该供暖气了,老太太每年的冬天都来女儿这过冬。
“这不是还没订下来吗。我本想接我爸我妈来我这的。得领导同意啊!”
“伯父伯母要来?那姥姥怎么办?”
“可以轮着住,不行就都一块儿住。反正有地方。”李文明说着话,让吴华递给他一个菜盘,把切好的菜装了盘。
又接着说道:“上半年,我本家的一个二叔死了。本来三个儿子轮着住,两个在老家。每次城里的儿子把老人送回去,都会碰锁。就是老人住在两个儿子那,他们出去做事儿,也是把老人一个人锁在屋里,跟没人一样。
最后,老人死在屋里好几天才发现。你知道我那二叔身体多硬朗,就自打摔了一跤,自己不能动了。才多长时间?人就没了!如果儿子们照顾好了,怎么也得多活些日子。”
吴华听明白了。
“你们那套房子不是给老人准备的吗?让俩老去那住,好歹是俩个人。姥姥就一个人,还是让她跟你们过冬比较好。”
吴华并没想太多。依她和齐晓云他们这么多年的关系,谁家里的事儿都知道的很清楚。所以,她觉得自己的建议还是合乎情理的,也却是事实。
李文明也没当吴华是外人,也没有在意吴华这么说。但是,他却有自己的主意。
“是,我们那口子当时买那房就是为了我爸妈。可不行啊!那离我们这太远,再说我弟弟妹妹们去探望老人也不方便。”
“怎么会不方便呢?怎么比去老家方便。”
“去老家不是有公交车吗?在这骑电动车过去看老人,冬天多冷啊!”
吴华搞不懂李文明的逻辑,她觉得自己该闭嘴了。
李文明倒是没理会,继续说自己的。
“我爸妈十月一的时候,过来住了几天。你知道我们那口子的脾气,这么多年我也没跟她计较过。那天我弟弟妹妹们也都来了,我们打了几圈麻将。
她去单位开会了,回来看我们牌局没散不乐意了。才五点多,也不算晚啊!你说当着我们全家人的面,我多没面子。我这个老大,不仅仅是我们一家子的,在我们老李家,我都是老大。”
吴华现在对李文明已经看不透了,她觉得,这人还都是会变的哈!这可不是从前的李文明。
他几时挑剔过齐晓云对他的态度?他,包括他的父母和弟妹,多年来都是听齐晓云的。因为齐晓云几乎包揽了他们所有的一切,就连孩子上学的事都是她安排。可是,从来没听过李文明对齐晓云有任何言语之贬。今天他的态度,也另吴华着实不满。
吴华不想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