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我们有一个能力随着孩子的成长变得很强大,就是发现问题。我们善于“发现问题”,却很少会想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或者用“应该”去想问题,但却忽略了孩子真实的想法。我们深爱着的那个人最需要的是被“看见”。
我这里的“看见”打了引号,看见,我们每天都看见孩子,但是我们却没有真正地“看见”。为什么加引号?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我举个例子。
我们去桂林的飞机上,女儿跟朋友的孩子一起坐,我们坐在前面一排。途中,海航的空乘人员推销玩具,走到女儿处跟孩子们推销说了很多。女儿想买那个多功能的灯,我如往常对她说:“你可以自己买,妈妈不会买那个灯,因为我们家里有一个类似的。”
“妈妈我就想要这个嘛,我的钱不够,你先帮我付,回头还给你!”(听上去很合理,但我不想养成孩子这个习惯。如果是真喜欢,延迟满足也是可以的。)
“妈妈爱你!”然后我就没有再说话。
当天的后半程,女儿有几次莫名其妙地用不满的语气回应我。比如:“我知道啦!”“你快点!”类似这样的言语。
我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当时并未回应。后来休息的时候我告诉她:“我很伤心,听到这样的话,我希望你可以平静地告诉我。” 女儿嘟囔着:“谁让你不给我买灯。”。我没有回应。
到了酒店,我跟女儿聊今天的事。我问:“你今天那样对我,当时怎么想的?”
“谁让你不给买那个灯。”
“你觉得那个灯很好?”
“嗯,那个好多功能,而且阿姨说‘飞机上要便宜好多。’”
“看得出你现在有些伤心、难过,是因为你很喜欢那个灯你觉得妈妈故意不给你买(是我根据女儿的反馈猜测的,但并不代表我是那么想的。),你希望妈妈给你买你喜欢的所有玩具?”
“我就想要那个灯,你就是故意不给我买!”女儿有些情绪。
“嗯,你是不是希望魔法棒一挥,你想要的所有玩具都飞到你的床上。然后你给爸爸打电话,他告诉你‘你说的玩具都到家了,竟然有这么多,有……”
女儿笑了,眼中闪亮的泪花。
谁也想不到下午这些行为背后竟然就因为飞机上的一个拒绝。
冰山图
就像这个冰山图一样,我们看到的是孩子的行为,而行为只是水面上的部分—冰山的一角,而水面以下冰山的大部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这才是行为的推动力、真正的原因。
有时候,当我们把问题当成一个“问题”,会有助于解决它。但很多时候,情况恰恰相反,当我们越把问题当成问题时,问题就越严重。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关注即强化。就像上面例子中,女儿在众人面前对我大喊,这不礼貌而且很让我下不来台的行为。如果我大声制止或训斥她,那不是和她一样嘛!结果可想而知--两败俱伤。
行为实际上是透露孩子对自己和生活的潜在信念的一种密码信息。当你的孩子行为不良时,他是在以他知道的唯一方式告诉你,他感到丧失了信心,或者他没有归属感。当你学会破译这些密码时,你会发现你的回应(以及最终你的孩子的行为)将会改变。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一个小孩拿妈妈的钱被妈妈看到。这只是一个行为,如果妈妈放大这个行为,就会当成偷。“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如果妈妈这么想的话,肯定会焦虑、担心。可能会告诉孩子:“你怎么能偷东西呢!这样是不对的,不可以偷东西......” 孩子会改吗?不一定。
其实,孩子的行为是表达需求的一种方式。“拿妈妈的钱”是一个行为,那他想表达什么需求呢?可能是因为他想要什么东西,但是以往妈妈总是拒绝他,所以他不敢再提需求。也可能他根本不是知道这是偷,他只是想拿些钱去买他喜欢的东西。也可能孩子是希望引起妈妈的注意,因为妈妈太忙啦!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和妈妈互动。
如果我们只看到行为本身,那我们将会迷失,会和孩子陷入困境。但如果我们看到行为,并对冰山下的部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感兴趣时,我们就愿意去了解更多,发现更多。这就是真正的“看见”孩子。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和孩子的关系也产生了变化。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两个工具:
第一个工具:共情
在之前的案例中,我对女儿说:“看得出你有些伤心、难过,因为你很喜欢那个灯你觉得妈妈故意不给你买,你希望妈妈给你买你喜欢的所有玩具?
“嗯,你是不是希望魔法棒一挥,你想要的所有玩具都飞到你的床上。然后你给爸爸打电话,他告诉你‘你说的玩具都到家了,竟然有这么多,有……”
当我们看到孩子冰山下面的感受和想法时,孩子觉得被理解,很多时候,只需要共情就可以解决问题。
这个句式看起来简单,但在实际使用中,却总是被用错。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习惯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去判断,很难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就像下面这张图,大家都相信自己看到的,而不是尝试从他人的角度去看、去感受。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两个各执己见的人争论不休,没有人愿意停下来思考问题的真正原因。
共情,如果你希望学会这个工具,需要多观察孩子,多练习。
第二个工具:启发式提问
启发式提问就是去问,带着好奇心用“什么”、“怎样”、“哪里”去提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被命令去做事,身体是紧张的,传送给大脑的信号是抗拒;而当被提问时,身体是放松的,传送给大脑的信号是搜索答案。
我们可以怎样去问呢?
比如,我和女儿的案例。当我们俩都平静的时候,我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提问:
“我们出来 玩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俩有一个人不尊重地大喊大叫,会发生什么?开心吗?”
“要想让我们开开心心地,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接下来的几天,你希望怎样度过?”
“如果下次,再发生用不尊重的方式说话时,可以怎么提醒她?”......
那个拿妈妈钱的孩子,妈妈可以事后找个合适的、孩子放松的时间跟孩子聊聊。
“你觉得钱可以做什么?”
“如果 你有20块钱,你会怎么花?”
“你拿妈妈钱时,是怎么想的?你当时有什么感受?”
“如果有人把你的钱拿走了,又不告诉你,你会有什么感受?”......
只有你真正的和孩子沟通,你才可能了解冰山下的部分,当我们了解了行为以及冰山下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时,我们才能“真正的“看见”孩子。
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行为冰山图以及两个可以帮助我们“看见”孩子的工具:共情和启发式提问。 如果你希望“看见”孩子,下次可以试试。
父母的高度是孩子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