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打卡

以前我也挺热衷各种打卡的,但是后来发现,不知不觉地打卡不再是为了提升自己,而是变成了一项固定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可以“不择手段”:比如假装早起,打完卡接着睡觉,假装早睡,打完卡接着看手机。

我没怎么打卡过早睡早起这类的,更多的是打卡读书和运动,想要坚持每天做到这两样。但很可惜,读书可以坚持,但运动真坚持不了,遂都放弃,不想再为了打卡而打卡。

最近一个群里又开始了第二轮每天夸孩子夸家人三个优点的打卡。这个活动的目的很好,想让大家学会欣赏鼓励身边人。第一轮我就没有参加,第二轮也一样。虽然第一轮我报了名,但想想以前的经历还是算了。不是我不想夸孩子,但根据以前的经验我发现好像每天夸来夸去都是那几个点,时间长了没啥意思,娃也不当回事,很多时候都是不得不为了完成任务随便说点了事。

C老师说哪怕从娃犯的错中都能找出值得夸奖的点,这个我承认,但我暂时还做不到在生气的时候去违心夸赞。

回到那个群里的夸奖打卡,我随意浏览了一些,看到其中一个妈妈的打卡,实在忍不住想要吐槽一下。她给她两个孩子各写了三个夸奖的点,这里补充一下,她大儿子已经上大二,小女儿好像是高二。

她夸她大儿子的一个点是,节俭朴实,理由是为了节省学校洗衣费用,攒下两周的衣物带回家洗。节俭倒是挺节俭,但问题是,现在的大学生难道连自己的衣服都洗不了一件了吗?还攒两周?首先这得准备多少套衣服才够换洗?其次衣服攒这么久不怕散发异味么?这要是我儿子,我不但不会夸他,我还得骂他!

她夸她小女儿的一个点是,勇敢:敢于突破世俗眼光,勇敢地去打了多个耳洞,这份坚持自我、无惧他人看法的勇气,真的超棒!

上面这段是那位妈妈的原话。勇敢倒是挺勇敢,不怕痛打这么多耳洞,也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但问题是,她才是个高中生好吧,这样做真的合适、妥当吗?要我我是不会同意高中生女儿去打这么多耳洞的。我不反对女孩子爱美或者标新立异,打耳洞可以,但我会让她至少等到成年以后再去干这事。再说如果有保守一点的老师发现她这么多耳洞,批评教育孩子几句,孩子能扛得住心情不受一点影响么?

其实这位妈妈真的是一位为孩子为家庭付出很多的好妈妈,跟着老公一起学习家庭教育,家庭也和睦幸福。但她这样的打卡,还是让我觉得,不如不打。

我觉得即便要打卡,也不要为了怕中断而强行打卡。如果当天确实没有什么想夸孩子夸家人的地方,毕竟有时候甚至都不生活在一起,大家各自忙各自的,没有什么想夸的点也很正常,就没必要强夸或者强夸够三个点。

在下次参加打卡之前,我想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参加这个打卡活动的初心是什么,在打卡一段时间后,也请记得回头看看自己的初心是否还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