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有一个孩子的妈妈问我们的小老师借高中英语,小老师已经打包准备卖掉,我突然想起我和我的那些书。
从小我便是惜书之人,我的课本是不准别人乱动的,很多都保存的完好。记得我小学毕业的时候,老师送给学习好的同学每人一本硬皮笔记本,本子很小也不厚,但是一直陪我到再也不去上学。也许深得语文老师厚爱,老师给了我一句最好的赠言“名题红榜进北京”,就因为这句话我一直没舍得用这个本子,直到后来再也没可能便彻底的毁掉!07年去北京培训珠心算时,曾路过北京师范大学,那时候站在大学的门外,还想起老师的那句赠言,梦想着是真的多好!
我的那些书在我结婚前也一并卖掉了,一来没地方放,二来觉得也没用了,卖掉的时候有对书的眷恋,更有对时光的怀念,就这样,走着走着,光阴一去不返!
但是也有一部分是留下的,比如语文。记不清初中的语文有没有卖,反正高中的一本也没卖,连同配套阅读一起收藏,陪我从妈妈家来到婆婆家!
结了婚有了孩子,要忙于生计,又要忙于家务,各种繁杂,并不多的看书。偶然翻起我的那些书,一页一页都记录着时光,记录着我学习从用功到荒废……
高一的第一篇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很美的一篇散文,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常常记起里面的一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有时候翻到某一课,会浮现老师曾有的表情,曾说的话,曾让我有过的回答……
记得有一次评优质课,一中的一位语文老师给我们讲《项脊轩志》,对那位老师印象深刻,长的属于娇弱貌美的那种,讲起课来却是响当当的,有声有色。而到了今天,到了为人母亲,深深的体会着“儿寒乎?欲食乎?”是怎样的心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当再重温,更深的体会岁月的无情,人生的酸甜苦辣。生命如河,是深是浅都要过。
高二高三的课本基本没有学习的痕迹了,翻开看看却还夹着一篇作文,因为老师给与极高的评价收藏起来了。
还有一本上学时的读书笔记,在各地辗转打工的那些年月,伴我左右,一度陪我走过寂寞……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树静静的长,花静静的开,别了,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