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萱宝去妇保院买铁剂,经过一家包子铺,我对包子竟然没有一点兴趣。
小时候我喜欢吃面食,尤其是包子。而妈妈是个很懒的家庭主妇,她很少做面食,更不要说包子了。那时很羡慕邻居家的孩子们可以经常吃到包子,没想到长大后竟和包子结下不解之缘。 升高中的时候,爸妈不让我继续读书。他们不给我交学费,不给我生活费,妈妈甚至不给我准备干粮(我们那里的学生都是带着煎饼咸菜去学校的)和被子。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在外面打工的二姐寄给我,那时可以自由支配的钱是很多的,可是我不敢乱花,害怕出现紧急情况时没有人管我。那时最常吃的东西就是包子。那个戴白帽子的回民老太太做的包子非常好吃,两毛钱一个,我早上次一个,中午和下午各两个,一天才花一块钱,真够勤俭节约的,可惜那个爱干净的老太太不是天天去卖包子。当然我胖胖的身材也是在那个时候吃出来的,这似乎有些不合逻辑,既然条件那么艰苦还能一天比一天胖,是不是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呀?事情是这样的,那时我偶尔还是可以从家里带些煎饼咸菜去学校的,为了节约时间,经常不吃早餐或者不吃午餐,而且还害怕煎饼会发霉就多吃些。长时间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习惯让我慢慢胖起来,而且胖地一发不可收拾。
读专科时家庭另有变故,我的生活也变得万分拮据,那时学校没有勤工助学的岗位我也没有找到兼职工作,只能在生活上节减,节减,再节减。那时最常吃的也是包子,豆沙的,牛肉的,猪肉的,豆角的,芹菜的,茄子的,胡萝卜的,南瓜的......学校所有的包子我都吃过,毕业时给我最大的感想是以后再也不吃包子了。读本科时起初和宿舍她们一起吃饭,后来参加勤工助学,假期也能找到兼职,生活才好些就很少吃包子。
现在想想,一切过去了。留下的只是我对包子的排斥。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