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收到短信:“宋老师,孩子请假半天。”
这段时间,经常有同学咳嗽,这位同学也有点咳。虽然,我对这种只请假,不说理由的行为感到意外,但是考虑到孩子有咳嗽的症状,就不假思索的回复:好的。
没有想到,一会儿就有家长在门口叫住我,是孩子的外婆。这位老人,我认识。每天孩子放学回家,都是这位老人接。她在学校门口跟我说:“老师,孩子妈妈不想让他学习了,给请了半天假。因为孩子拼音不会读,所以昨天作业也没有提交。我这是坚持着把他送来的。”
我一听,瞬间就懵了。遇到这样一位认真的妈妈,真是班主任的福气啊,我估计这位同学以后一定成绩优秀,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绝对是北大和清华的苗子。
家长认真,孩子的问题就解决了80%。
我着急去班级看早读,跟这位老人解释:“这是刚刚学习的内容,昨天的作业就是为了练习,家长发现了问题,帮助孩子纠正一下就可以,孩子的问题没有解决也是正常的,毕竟这是刚开始学习啊。”这位老人反复说:“老师,你多照顾,你多照顾。”
可怜天下老人心。
一:对于家长的严格,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教学不但要懂知识,还要懂方法。
对于从事小学教育的老师,有很多不同的教育观点。有人说:“小学要打好基础,要让中国最精英的人,当小学老师,比如博士,最起码硕士”。也有人说,“小学老师嘛,这点知识,专科生就行。博士,简直浪费人才。”
基于这种观点,很多北大清华的博士,到北大清华的附中或者附小工作的时候,经常遭人嘲笑。你可知道,这些人是如何教学的,他们都是研究教育的人才。普通人教授知识而已,人家研究的教育技巧和教育规律。多年前,跟中国农大附中的老师座谈,人家张口就是教改、课标,而且将语文内容跟这些高大上的理论衔接地十分自然,毫不夸张地说,我没有见过讲《新课程标准》,讲得跟《故事会》似的,说他们是教育专家一点也不过分,但是人家只称自己是普通教师。那天下午,那群老师让我明白了,自己在教育上就是典型的井底之蛙。自那以后,我才开始潜心教育教学,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
小学教学生学习的知识,虽然是很少。但是教学所使用的教学规律,所使用的教学技巧,甚至是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都是十分珍贵的。现在很多问题,在网上都有现成的答案,完全可以搜索一下这些方法,然后帮助孩子。
(二):问题解决要严格,更要讲策略。
学生在成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就像绳子上的一个个疙瘩。如果不能剪断,就只能想方法去解开它。学生在学习初期,需要的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正视问题的能力。学校里,学生人数比较多,老师的分散在学生身上的精力不足家长的多。老师着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不能做大十分细致。家长能够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勇气,帮助学生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像今天的这个情况,如果家长的不让孩子上学的这股力量,对于孩子可能是一种压力。给孩子适当压力,让孩子明确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个方向是对的。但是如果仅仅是不让孩子上学,这股力量就有点错了。如果因此家庭再出现矛盾,就更大可不必了。
二:今天上课,让学生进行了过关测试,发现学生们确实出现了问题,我的处理方案如下:
(一):计划安排
1:老师领读1遍,学生跟读。【目的:学生集体复习】
2:复习技巧:
以[bǎ]为例:
同学们请看:
(1)左边来了一个拼音朋友,谁认识它? b。
(2)右边也来了一位拼音朋友,大家一起和它打个招呼,ǎ。
(3)小姐姐把两个字母推到了一起,它们碰到一起就变成了一个音节[bǎ]。
(4)总结技巧: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学生自由练读。
3:学生自己读。【尝试找到问题,先进行修正。】
4:学生排火车,过关测试。【目的:检查出出现问题的同学,加以纠正】
(1)让每个同学,都将课本25页的内容进行阅读,看是否能通过测试。【目的:明确目标】
(2)过关的同学,将学习的字母写一遍。【目的:安排好学生的秩序】
(3)老师纠正学生错误。
5:老师进行集体讲评。
(二):学生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技巧:
1:学生双拼拼读出现的错误,集中在二声和三声。
2:学生出错的顺序,非常有规律。
以[bǎ]为例:
学生出错的顺序:
(1)读声母:b。
(2)读韵母:a。
(3)加声调:√
(3)读音节[bǎ]。
3:正确的顺序
(1)读声母:b。
(2)读加声调的韵母:ǎ。
(3)读音节[bǎ]。
文章最后,还是想说,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总是对的,心也一定是好的。但是,有的时候学生不接受这种说教,说的底还是因为话没有说到孩子的心里去。批评指责只能冷却孩子的行为,耐心的观察,有效的指导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