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表象法

每个版块,教师说什么话,提什么问题,何时播放PPT,学生可能怎么回答,哪些地方可能有困难,教师如何引导……都像放电影一一展开。

这种不进入教室,直接在脑子进行的试教,其原理跟奥运冠军陈一冰在训练时的“运动表象”训练法,是一个理儿。

教者通过“表象记忆”,运用之前积累的课堂经验,假想全新的课堂场景,一遍一遍地“预演”课堂。这是投入成本最低的磨课,但效果不一定差。

最近十年,我的所有公开课,其实都是靠这种“运动表象”在反复“试教”,然后直接走进课堂的。

一般来说,我会早一星期开始备课。细读文本,确定教学内容之后,着手设计学习流程,制作PPT。完成基础工作后,我不是走进其他班试教,而是在脑子里一遍一遍地“预演电影”。

这种“预演电影”,一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闭上眼睛,开始进入一个人的“冥想课堂”状态。

大脑就是电脑显示屏,脑子里会呈现鲜活的课堂场景——课前谈话——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文本……一环紧扣一环。

当然,整节课的“预演”,不会很顺畅。常常在某个地方,忽然卡壳。卡壳的地方,要么是教学环节没有想明白处,要么是预计学生学习有难度的地方。

于是,停下来,思考这个环节怎么改进更妥帖,预设学生有几种可能的回答,教师相应作出怎么样的回应。这样反复浮现的课堂场景,往往也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需要教师在真实的课堂上特别注意的地方。

比如,我在运用“运动表象法”“试上”《更好的世界》一课时,有学生辩论的环节。这个环节,我的脑海里,就停顿了好多次。

第一次停顿:假如学生正反方比例严重失调或者一边倒,教师该怎么引导;

第二次停顿:学生在准备辩论的时候,我该怎么帮助他们画思维导图;

第三次停顿: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精彩观点,教师该怎么点拨、怎么煽风点火;

第四次停顿:学生可能哪些地方讲不到位,教师怎么引导他们深入思维……

就这样,通过“运动表象”,一遍遍地推演课堂,“千课万人”首上,此课上得很成功。

虽然,这种“磨课”和真实的磨课有一定差异,但走向成熟的教师,可以借助这种特殊的磨课,提升自己把握课堂的能力。

我钦佩的于永正、支玉恒等老一辈名师,就是这种“运动表象”磨课法的杰出代表。他们一般在心里构思教学设计,再在脑子里反复演练。进入课堂后,即可挥洒自如。

并非他们是语文教学天才,而是深厚的教学积淀加基础上,通过“运动表象”多次预演,让这些名师具有强大的自信以及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这样的磨课,其实就是我们常提的“裸课”或“素课”。不作排演,不事雕琢,真课面人,素课演绎。这样的公开课,无限接近于常态课。这样的公开课,也是一线教师可以学到的。当然,如果“裸课”把握不大,不敢一步到位,我们可以逐步减少磨课次数,增加“运动表象”试教次数。慢慢地,就熟能生巧了。

“运动表象”试教法,你,愿意试试吗?


来源:张祖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师,你敢上裸课吗? 张祖庆 【在有些地方,评职称市、县级优质课是个“入门证”。如果老师没有优质课证书,即使其他条...
    丰丰_92da阅读 1,547评论 0 0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17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11,339评论 4 8
  • 步骤:发微博01-导航栏内容 -> 发微博02-自定义TextView -> 发微博03-完善TextView和...
    dibadalu阅读 8,332评论 1 3
  • 回这一趟老家,心里多了两个疙瘩。第一是堂姐现在谈了一个有妇之夫,在她的语言中感觉,她不打算跟他有太长远的计划,这让...
    安九阅读 8,862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