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食:有益健康的“提早限时进食法”
① 尽管提早进食对代谢健康有益,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吃晚饭,相对清淡的晚餐是明智的。以色列的研究者发现,与早餐吃得少、晚餐吃得多相比,当早餐吃得多、午餐吃得适中、晚餐吃得少时,超重的成年人能减少更多的重量,并且在血糖、胰岛素及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因素上大有改善。
我的感悟:我记得自己以前跟同事说现在都没有时间跑步,那时候大概是三月份,我晚上要备课,但是后来我跟同事一聊天,她告诉我,你就算不跑步时间也没有了,其实当时我也没有觉察出来不一样的地方,但是现在我觉得自己可以跑步的。因为自己最近总是会想起来那个跑步跑到邻村的姑娘,被那些不开化的人给说了也一脸的不在乎,我那时候特别的累,我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什么,但是我就是不在乎,有的时候我也羡慕那些没有勇气的人,但是我最后还是选择了或者说也只能选择自己应该走的道路。
所以我怎么可以放弃自己的跑步或者说自己的命根子,所以我还是要跑步但是跑步的时候要听听书或者得到,现在的自己真的觉得开卷有益呀,开得到有益呀。
(二)如何克服中年危机?
① 比如30岁是一个家族可以对一个人合法逼婚的年龄线,35岁则往往是一个放弃线,一般来说35岁之后,逼婚的声音反而相对转少了。
我想起来房东太太对她女儿的态度,或者这会成为我的命运,我看到的是我想看到的。
(三)
① 我们大脑具有很强的 适应能力 ,幸福的事情反复做,边际效应会迅速降低,幸福感就会锐减,所以说,我们都在变。
我的感悟:今天我差点中暑,我想起来当初家里农村的人也是跟我一样,我想起来我们在那里其实也是无奈的讨生活,但是什么样子的人才会真正的逃离那样的生活?我想不是勤劳多干活儿,就像古典老师说的你勤劳不过环卫工人,那么我们怎么办,我想人之所以会变得强大,是因为我们有反思的能力,我们会记录自己的磨难,然后我们能改,然后就成为真正的自己。这现实需要我们一步步走过。
(四)直播回顾丨第一模块重要概念复盘
即使有一个通用的软件供你下载,安装了就能用,按照波特的理论,它也只有生产力,没有竞争力。因为你有,别人也有,这就构成不了竞争力。
正是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人类简史》作者所说的终极不平等可能即将会出现,我们今天的认知升级和终身学习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② 把这几个词串起来,就是反复的、高频的、小幅度的练习,然后达到一种擅长的状态。这叫习。
③ 认知就是一个内生的、反复迭代的、高频小幅度的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最后达到擅长的状态
④ 所谓练习,其实就是跟目标、跟外界、跟他人之间进行反复博弈以后,不断地去除那些没有价值的东西。
就像米开朗基罗说的,雕塑是什么?雕塑就是去掉一块大理石上不属于大卫的东西,大卫就出来了。但是这个过程不简单。米开朗基罗拿一个凿子,一凿子上去,石头就往下掉,当时他的仆人看到就说好可惜,担心这块大理石被他给毁了,但结果,一会儿一个雏形就出来了,然后就是更细地琢和磨。
中国古代讲琢磨,如琢如磨,琢是比较粗放的成形,磨是比较细致的打磨,琢和磨两者都需要。我们今天说琢磨一个什么事情,都忘了琢和磨是不一样的,通过琢磨,最后形成一个完美的形象。
我们的认知也是这样一个过程,是跟对象、目标之间反复接触、互动以后,去掉自己不该有的那些东西,这个真知就出来了。格物致知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要跟大家讲这样一个概念呢?我们今天都在讲终身学习,都在讲如何让自己快速地升级,但是,真正的升级一定是在实际的格物当中完成的。
我的感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我一直不明白的话,但是看的出来,如果想要给每一天一个意义的话,那么我们需要每天的练习,我想要跟环卫工人起的一样早。
⑤ 所以,我们今天格物致知的话,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要找到自己的生死攸关之地。
如果你现在生活的位置不是生死攸关的,是一直混着也还可以活下去的,那就很危险,因为这就说明你这个物种是不太成立的,随时有可能被取消、替代。
⑥ 当然,恐惧跟认知之间还有一层很重要的关系,就是当你一直恐惧一个东西,恐惧到极点的时候,如果你真的触到了那个东西,并发现它不值得恐惧,你的认知一下子就会变得强大了。
⑦ 我们讲到王阳明的龙场悟道,面死而生,躺在棺材里想,我要是死了会怎么样?他发现我要是死了其实也没什么。这种怕无可怕,觉得大不了怎样的时候,强烈的恐惧就会导致恐惧突然消失。
恐惧突然消失以后,在佛教里,这种状态叫心生大欢喜,心生大无畏。这种大无畏的状态下,认知就变得强健了,就没有东西来干扰你,没有心中贼给你捣乱了,这个时候,你的认知就一下子获得了一个明显的提升。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跟大家分享恐惧与颤栗。
我给别人说我中暑了,别人告诉我说:用点藿香正气水,我想有什么大不了的呢,我们死了就死了活着就好好的活着是自己的事情跟别人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