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馊面包,本文 2800 字,分享一些用技术思维做设计的技巧,帮助大家做出更科学的设计。
先来个大纲👇
测量距离困难
切图不全/多余切图
插画如何交付
别忘了梳理多状态
前言
众所周知,开发小哥哥和设计小姐姐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很微妙……
时而讨论得热火朝天,时而吵得不可开交,时而大打出手……
啊不,是一直相亲相爱的 :)
其实有时候还真别怪人前端小哥哥怼咱们,很多时候是设计交付的东西没到位,导致前端那边开发过程中遇到各种阻力,每次遇到一个问题就来问咱们,效率低下不说,咱们不烦,人家也烦了……
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拿到的产品原型不全面,做一个地方要去问一下产品经理才能进行下一步,我们也烦透了,甚至想打产品经理一顿!
表装,我知道你想打~
经历了几个项目后好歹没让前端追着砍了,最近我又见到了久违的让前端犯心脏病的设计交付文件……
下面盘点下哪些方面没做好会让前端哥哥想打人。
测量距离困难
自从蓝湖等众多自动标注软件出现后,设计师们就解放了双手,提前下班避免秃头。
(这篇文章再次校对发到公众号的时候,我早已抛弃了蓝湖而转战摹客了,因为蓝湖付费了,而且墨客更好用,强烈安利大家都去使用摹客,你用了就知道有多nice!)
蓝湖好用还免费,你说气不气。正因为大家伙儿都用上了蓝湖,于是对于标注这一块就没那么上心了,基本上就是项目一做,图一切,蓝湖一上传,就成甩手掌柜了,任前端小哥哥随便捣鼓。
这样一来,虽然时间是省了,但是更大的问题出现了,蓝湖或者是其它标注软件在测量的时候是以图层来测的。
这就造成前端在测距离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参考,就会很难测量。
举个栗子👇
高保真中包含一个表格(如下图)
前端小哥哥开发的时候需要测量表格每个纵列的宽度,每行的高度,咱们看看下面的表格在蓝湖里会如何测量。
看下面的图,红色背景是开发需要知道的高度,因为这样才好把文字居中垂直放置。这时候你也许会说,这不是没问题嘛,合作相当愉快呀!
下图红色背景区域是前端想要知道的参数👇
好嘞,如果表格没有分割线呢?
没有分割线的时候,开发小哥哥只能测量两个图层之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这时候根本没办法判断间距大小是多少,俗称:追着砍系列~
测量的表格间距不一👇
下面是正确做法👇
给元素增加容器,表格宽度可能不一样,一定要给每个元素增加一个容器,可以让开发直接看容器的大小,可以设置容器的透明度为0,这样就不会干扰设计稿了。
设计的时候绘制出容器👇
切图不全/多余切图
第二个问题就是切图问题,要理解怎么切图就要理解前端开发的原理,这个得靠积累,下面列举了几个切图的常见问题。
2.1 切图不全
切图不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知道它需要切图,但是忘了,另一种是不知道它需要切图。
针对第一种情况,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细心再细心一点,做完一个版块后检查一遍。
针对第二种情况,这就靠积累了,做的多了自然知道哪些地方需要切图哪些地方可以由研发自己写,建议多和研发沟通,不懂就问。
2.2 多余切图
这也是目前为止我见到过的比较多的问题,甚至在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身上都有见过,多余切图的问题在于会给前端造成视觉干扰,影响他们查看标注,下载切图后也得多次筛选,非常影响前端同学的工作体验。
这种情况在XD软件中又尤为严重,目前XD没有很好地解决切图这个问题,即使是sketch自带的切图功能也不好用,需要借助切图插件。
针对多余切图的情况,我的建议是定稿后来切图,对于重复使用的素材只切一个图,最大限度避免重复切图。
2.3 格式不对
关于格式这一点一定要先和前端沟通,沟通很重要,提前沟通至少可以避免一半的问题,一点都不夸张。
如果拿不准图标格式,一定不要先自己闷着做,要问前端他习惯用哪种实现方式,他要png就切图,他要iconfont就做iconfont。
先说下切图比较重要的一点,最好用正方形,这样方便前端测量尺寸,对页面还原度也有很大的帮助。
我个人的习惯是:
1)先画一个正方形
2)在正方形上画图标
调整间距的时候以正方形为参考调整,而不是以图标的大小为参考。
举个例子,看下面图片中的点赞图标,点赞图标是不规则的,图标的实际大小是36*40,我在设计的时候就在图标下面放了一个正方形,只要把图标框完就行,比图标实际大小大也是没问题的。
是不是觉得还没啥,不就是不规则嘛,也不影响呀!
一个图标还没啥,可是……图标多了之后,尤其是相同板块的图标如果大小不一样的话……
就会出现下面这种情况👇
当我们把图标都放到一个规则的矩形里面的时候,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
插画如何交付
如果我们的设计里面包含了插画,该怎么交付呢?直接把插画切图?
一般在实现的时候插画使用的都是png的图片格式,只要切图基本没什么大毛病,只是如何切图才能保证实现效果最好,适配的时候不会产生形变,这才是比较重要的问题。
因为插画的使用场景太多了,举一个启动页的例子,触类旁通,基本原则是一致的,那就是让前端更好地落地。
启动页的插画比较大的问题是适配的问题,手机屏幕尺寸太多,很难做到一稿适配所有,所以启动页在切图的时候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整屏
如果是整屏的话,比如下面这种,基本只能尽量一稿适配,特殊机型另外调整一稿出来。
但是如果是下面这种的话,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适配规则,那么就可能出现不同手机相差太大的情况。
有几种适配方法:
第一种👇
适配方法:插画到顶部的距离一定
问题:部分手机可能出现大量空白
第二种👇
适配方法:把插画和文字一起整屏切图,宽度适配,高度自适应
问题:部分手机可能看不到文字
以上两种都不是最佳方案,比较推荐的方法是按比例适配👇
我们可以将屏幕分为两部分:插画区域A,文字区域B
适配方法:
保持为 A : B比例在任何屏幕下都一致
插画适配:宽度跟随屏幕,高度自适应
插画距离A上下比例 b : c 不变
文字适配则保持与区域B上下垂直居中即可
别忘了梳理多状态
记得我最开始做设计的时候也经常忘记梳理多状态,导致前端做到中途老是跑来问我或者是实现出来发现有很多问题。
这样的情况多了会给别人一种不专业的印象,于自己于项目都不利。所以后面在设计中我尽量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到,一来是想把自己接手的事情做到滴水不漏,二来也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专业的设计师。
只有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与别人平等交流。
我们都知道一个产品不管是移动端还是web端,所包含的状态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比如文字有长有短,图片有一张也有多张或者没有图片,输入框有默认状态也有输入状态等等。
这些所有状态不管是样式还是交互都需要我们定义好,前端小哥哥才能依据我们的设计实现出来,如果我们不知道怎么定义或者忘了定义,就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前端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实现,第二种是前端不断地来问我们这里那里该怎么做。
如果这两种情况出现了,不是前端的锅,是我们没有把工作做到位,我们该检讨。
我个人的习惯是做完了之后进行交互/UI自查,这样能够检查出自己有没有遗漏哪些东西。
下面就几种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比较容易忽略的几个地方来讲解。
4.1 输入框
输入框可以说是最常用的组件之一了,几乎所有产品都会使用到输入框,所以输入框的定义一定不能忽略。
4.2 文字长度
文字部分也是比较容易忽略的地方,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往往都是按照比较好看的段落来做的,但是上线后效果却不如预期。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是用户上传或者运营的内容,我们很难控制字数,虽说可以强制控制,比如截断,可是有些地方的文字对用户比较重要,就不能截断。
遇到这些地方的时候就要思考该如何适配,以及把所有的情况都罗列出来,方便前端查看。
举一个例子👇
我接手的一个项目中有这样一个版块:按照时间顺序展示用户的检修信息。包含检修人、单位,以及上传的文件,文件可以点击查看。因为用户明确表示这里的检修文件名称很重要,而且手机上打开文件的体验并不佳,所以需要用文件名来辅助用户判断这是一份什么文件,所以这里文件名称必须完全展示。
文件名称大部分不会超过一行, 但是凡事无绝对,而且用户取的名字也不可控,所以这里就必须考虑到文件名称的长度问题,在做设计的时候就不能只把一行文字的状态展示出来,而要把所有状态都考虑到。
可以看下图中的适配方案,这些适配和所有状态我们都必须梳理好之后交付给前端。👇
最后,总结起来就一句话,站在开发的角度思考,多和开发沟通。基本上能进解决80%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