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当然是指广义的学习,包括学习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包括跟随兴趣爱好的指引,拓展自己兴趣爱好的深度和广度;包括应对日常的职场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父母子女关系、乃至缓解与自我紧张关系而学习的心理学知识、育儿知识、人际关系常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像一块儿海绵一样,随时随地都能够吸收有用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这是理想的状态,可是,最近发现,想做成一点点事情都很难。
比如,计划在端午节假期抽30分钟 ~1个小时左右补完工作周报。一般周五下午提交工作周报。周五下班的时候,办公室的人一下都走光了,自己也想带回家做,想着等宝宝中午睡觉或者晚上睡着之后写。结果3天假期,很疲惫,即便有时间、有精力也刷微博或者追剧了。还是周一早晨在公司着急麻慌写完的。
比如,计划周末2天把宝宝报名托班需要准备的物品清单划拉一下,看看还有什么遗漏的;入托注意事项,也需要填写一下,结果也完全没有做。
比如,更新一篇简书文章。本来打算昨晚写完简书这篇文章的,可是,昨天哄睡宝宝以后,自己也困得睁不开眼睛了。晚上又尿床,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才又睡着。等到今天早晨醒来,到了办公室,脑袋仍不清明。
还有很多其他的,难以开始的事情。比如,打开一集种草很久的纪录片剧集;翻一页买了很久、甚至都积了灰的书;开启计划了很久的学习、考证计划……
写下这些不是摆烂,或者教人躺平,如实记录下这些状态,然后考虑如何改变。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除了35岁以后,确实年纪不饶人,身体、精力不济;还要抽出工作以外的所有时间陪伴孩子;还有自己的拖延症、不自律………
人没有被逼到绝境是不能奋起改变的。年龄、自制力差都是借口。正如罗翔老师说的,这种情况就先从强迫自己开始。人类所有的成就都是靠的训练。
有的人说学习考证都没有用,想要赚钱的底层逻辑不是这个,是做业务,是买或者卖。可能是吧,但作为一名普通人,要想在内卷越来越厉害的行业竞争中保住自己的工作,获得别人的尊重,让自己永远拥有选择的机会和权利,还是要不能停止学习。考证有什么用呢,你要考了才知道。
保持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意味着,你没有放弃自己,永远抱持改变自己的愿望和能力,永远希望自己可以变得更好,并且能够变得更好,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