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记:01《西西弗神话》
很多年以后,当我回想起今天,也许我只记得码这段文字的时候,外面是春日暖阳,鸟鸣树上,微风透过宣纸般的帘子,带来些许草叶的气息。
一切都是美好的,在每一次文章的修改中,无数次意识到自己前期分析的内容的混乱,无意义,然后又在一次又一次地分析中,完成这既定的,应该的,必须完成的使命。那每一个文字,每一处表格,每一组数据,每一张历史的图片,都是我此刻的世界。而删去又打出的文字,和那逐渐模糊的键盘膜都足以使我感到一点一滴满起来的充实。
“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而活下去,就是对抗。西西弗无数次地把巨石推向山顶,他在一次一次重复中,对抗着,成为了自己,创造了他自己的世界。我想,重要的不是告诉自己,这是不是漂亮的文字,而是带着那希望分析出有价值的期许,义无反顾地做下去,改下去。
我又想起了《大卫·科菲波尔》,大卫用义无反顾的努力,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在一次一次地对抗中,成为大卫。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会让自己感到痛苦,但是改变这种痛苦,又使这不足的存在具有了意义,更重要的是使自己的生命具有了意义。所以,不要埋怨自己,不要对自己失望,而要与之对抗,在对抗中,成为独一无二地自己。意识到人生而不同,意识到自己的渺小,然后拼尽全力,对抗这种渺小,义无反顾地活出独一无二的人生。
“没有什么明天,没有什么来世,要义无反顾地生活。”我想,是义无反顾地活在当下吧,活在此刻。因为未来不一定存在,我们唯一拥有的就是现在。因此需要用一种即刻行动来对抗“等下一次”“等放假”“等明天”的荒谬。清醒地认识当下,清醒地活在当下。至于明天,是明天的事情。
两个月,着急地往后跑去的时间,有让我在反复修改中意识到似乎无意义的努力,实实在在地敲击着自己的心,当下无法拥有的答案,都是一种折磨。那个周末的下午,跑完各场考试,站在地铁上,看着一排排低下去的头,叹息着流逝的昨日和自己不多的写作时间,我感受了到逼仄的空气,一位老师的一句话,突然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在过去半年的荒谬,我陷入了为了完成而完成的荒谬循环中,将自己封在一片狭窄的空间中,成为了“井底之蛙”。小学时的故事,习得的道理,然而,如今自己却一次一次地在“井底”重复,荒谬至极。
从井底跳出来吧,用尽一切力气,对抗井底的黑暗,对抗井底那个无知的自己。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2023.03.17 图书馆四楼的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