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快乐,不必正常》珍妮特·温特森 观后感 ,乱七八糟的记录一大堆~大部分是书摘~
前言
这本书是作者的半自传式小说,最初是看过片段,觉得措辞很优美,再接着盯着【快乐】两个字,觉得或许它能对我现在的生活所遇到的问题作一些解答,可以从书中找寻一点向前的动力,以及如何放松。后来发现这本书大概是跟快乐无关了,甚至有点丧,撇开外界环境不讲,这是作者自我救赎的一本书:如何爱人,以及如何学会被爱。
有时候会有代入感,这让人心惊,没有安全感,作者剖析自己的过程中,仿佛把自己也剖析了遍,多余,没安全感,不被需要,这种负面情绪很容易存在,曾经我也在日记本写下过【不被需要,不必存在】的否定话语,所以看这本书会感受到不舒服,同样丧丧的...而且挺容易犯困的,边犯困边看个不停。
书在这里显得尤其重要,作者用书籍来对抗外界治愈自己,书在温特森太太的家里是禁忌,但是作者热爱图书馆,可以把图书馆的英国文学从A看到Z,再靠自己争取考上牛津大学。
关于温特森太太
温特森太太是领养作者的人,用作者的话讲,是一位浮夸的抑郁症患者。温特森太太的口头禅是【别问丧钟为谁而鸣】,温特森太太不相信任何事情能让生活变得更好,认为事情是无可挽回的。
书籍在温特森太太家是禁忌,是不允许看的,她曾经把作者藏在床底的书都浇上煤油烧掉。悲观厌世,相信末世【她说过,宇宙是一个关着的没人能逃脱的浩瀚的垃圾桶】,【苦难是她的铠甲。渐渐地,那成了她的皮肤。于是她无法脱下。她没有止痛药,在痛苦中死去。】她把自己困住同时也把家里的人也困住了。
但是作者应该是爱温特森太太的,不然也不会说出【温太太是个怪物,但她是我的怪物】这样的话。我可以欺负但是别人碰都不能碰。作者幼时没感受过爱,温特森太太会经常对作者说“魔鬼领我们走错了婴儿床”,幼时的她们是一个相互较量的过程,我觉得她们应该是彼此有爱,但隐藏得太深了,书里说:她们绕着彼此打转,小心警惕,相互离弃,满心渴望。我们走进对方,却不够靠近,然后将对方永远地推开。
关于作者本身
从小觉得自己被抛弃,生活在抑郁患者温特森太太的阴影之下...然后茁壮成长。被领养的身份让她没有归属感,作者小时候没有感受到自己被爱,但是还是会很积极的对待生活,积极的去改变生活,她说【自有伤口以来,我一生都在努力,要治愈它,代表着结束一种身份,定义我的身份。但愈合的伤口并非消失的伤口。永远会有伤疤。我会借着疤痕得到辨认】
热爱文学,把图书馆里面的英国文学从A到Z读了个遍,16岁就被赶出家门了,牛津大学也不是很顺畅的就上去了,第一次没过,靠着自己的争取第二次才成功的。
热爱自己的身体,对自己同性恋的身份从来不避讳,坦坦荡荡,她的爱是热烈的,毫无保留的,【爱是鲜明的。我从不要苍白的那一种。爱是用尽全力。我从不要稀释的那一种。】
积极向上,永不妥协的解决自己生活困境的人,缺乏爱但是会努力寻找解决方案的人,就如同作者自己所说的【我是那种宁可走路也不愿等公交车的人。是宁可绕道而行也不愿坐困车阵的人。是认为任何问题都待由我去解决的人。我无法忍受排队-不管是为了什么排队,我都宁愿放弃-我不接受“不”作为回答。什么叫“不”?或者是你问错了问题,或者是你问错了人。得想办法找到“是”。】
关于一些感悟
这本书合起来看很丧,但是拆分出来就很有道理。
探寻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对于一个人而言,没有意义的一生,也毫无动物自然的尊严,我们不能只是吃、睡、狩猎和繁殖,我们是追求意义的生物。仅仅有钱有闲和社会进步是不够的。无论是什么身份,倘若没有抱负,做任何事都毫无意义。拒绝屈服,任何形式的拒绝,都能让足够的光和空气透进来,使我们继续相信这个世界。在一个生产平民大众的体系中,个人主义是唯一出路。我们这样每天的重复性机械运转很难说不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螺丝钉,跟流水线上的工人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我们有动脑,动完脑后的机械运转,所以需要思考意义。
家的意义。家是“现实的中心”,是秩序井然的地方。有家可离时,才可以离家。这种离开出来都不是地理或空间上的分离。它是情感上的分离,无论你希望与否。无论你坚定还是矛盾。家远非遮风避雨之所而已,家是我们的重心。
要自爱,充盈自身。勇敢的追求自己想要的,只要他们切实存在,只要你敢去追求。【即使世上没有人爱我,天上的神爱我,如同我是独一重要的】【我是神迹】自己即救赎。每个人都是孤岛,我们只能自救。要以鲑鱼一般的决心逆流而上,无论水流多么汹涌,因为这是你的河流...
随时更换尺寸。成长是件难事,我们的身体很早就停止生长,但我们的情感必须继续成长,包括扩张与收缩,发育与消失,一成不变从来行不通,到头来我们的尺寸将与自身的世界不合,遍体鳞伤。你和你的世界需要保持合适的尺寸,要知道你和你的世界大小永不固定--是学习如何生存的一条珍贵线索。
要追求快乐,但不要沉迷。【你追求的是意义,有意义的一生。生命里有“运气”-命运、你抽中的签、它并非一成不变,但改变河流路径或重新发牌-不管用什么比喻-会消耗大量精力。有时候事情会非常不如意,使你奄奄一息;有时候你了解到,照自己的意愿一息尚存,也好过听从别人的安排,虚张声势地过着浅薄生活,追求并非尽得或尽失-它尽得也尽失。一如所有追寻的故事】【追求快乐也可以说是生活本身,充满令人惊异的短期元素,我们来到原本到不了的地方,在旅程中获益,但我们不能留在那里,那不是我们的世界,我们不该让那个世界崩塌,撞毁我们可以居住的世界,豆蔓必须砍掉】
永远都有第二次机会。【寻获与丧失、遗忘与记忆、离去与归来从未停止,生命的全部即关乎再一次机会,我们有生之日,直到最后一刻,永远都有再一次的机会】
热爱生活。【尝试理解生活是如何运转以及为何有些人更善于应付逆境时,我便回归对生活的某种肯定,那就是:无论多么贫乏,仍要爱生活,无论怎样寻找爱,也要爱自己。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那将会与生活和爱背道而驰,而是以鲑鱼一般的决心逆流而上,无论水流多么汹涌,因为这是你的河流...】
要多读书。温特森太太说,书麻烦的是,你永远不知道书里面有什么,等你知道的时候又为时已晚。作者说,书是一张载你飞往他地的魔毯,一本书是一扇门,你打开它,你踏出去,你还回得来吗?...看书的人就像合法小偷,可以在短时间内轻易的窃取作者的所思所想,变成自己不需要经历就能拥有的宝贵财富。【以文字喂养,把文字当做走路的鞋,文字成了线索。一字一句,我知道它们互带我去往他方】
给予孩子百分之两百的爱。人是从几岁开始记事的?小时候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其实长大也不一定忘得掉,所以面对小孩子,说话也要有分寸,除去对错,要有两百分的爱,要告诉他们你是有人爱的,你是重要的。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当孩子们坚强的后盾,告诉他们无论如何,我们是你坚强的后盾。作者说过一句话,有那么多的小孩从未得到看顾,因此未能长大。他们会变老,但无法长大。长大需要爱。幼年的缺失有些会缺失一辈子的,伤口结痂后会留下一生不蜕的疤痕,所以最好是让爱从未失去。
学会爱人以及如何被爱。大概作者也发生过自己和自身环境尺寸不相等的时候,所以会发疯,发疯是一个过程的开始。它不应是最终结果,发疯需要时间,清醒需要时间。如何自救?恐慌与畏惧出乎意料且不受控制。你需要紧紧地抓住某个人。某个会紧紧抓住你的人,假如能对作者关于爱的释义感同身受,那么就是会在爱的方面存在很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我身上是存在的,但是我还是没能找到那个我能紧紧抓住,对方也能紧紧抓住我的人,不抱希望,也不会有这么一个人能成功穿过我所一层一层加固的荆棘圈到达中心。重要的是我不像作者那么有勇气,热烈的去追寻,满身伤痕也可以继续寻找下一个。但还是要相信!就如同作者所说的,关于爱的功课,我现在必须做的,是相信我的生命终究会好的。我无需独身一人。我无须为一切抗争。我无须对抗一切,我无须逃跑。我可以留下,因为这是我被给予的爱,理智、坚定而稳固的爱。
一些书摘
【理智的做法只有在做很小决定时才有效,至于改变人生的事情,你必须冒险】
【人在幼年时又许多无力改变的事。但你可以打点行囊,准备上路..】
【我们像是各自人生的难民】
【如果我不能也无法停驻在原地,那我将倾尽全力前行】
【当一个单身女人不再能引起异性的任何兴趣,她只有在发挥作用的地方才能被人看见】
【你可以成功,可以成就任何想做的事,只要你足够努力,并愿意抛弃传统的安全网】
【人类意识转向集体责任是真正的进步;我们理解了我们不仅对国旗和国家、对孩子和家庭负有义务,也对彼此负有义务。社会。文明。文化。】
【当金钱成为核心价值,教育就会迈向实用功利,精神生活也不算益事,除非产出可量度的成果。公共事业不再重要。随着廉价住房的消失,选择赚钱花钱之外的生活方式变得非常困难。当社群被摧毁,剩下的只有苦难和偏狭】
【心灵比意识之所能聪明得多。我们将事情深深埋藏,深到不再记得有事情被埋藏。我们的身体记得。我们的神经状态记得。但我们不记得。】
【有为数众多的人,名义上活着,却以远比肉身死亡更糟的方式施行了自杀。他们撤离了生活。】
【选择活着,有意识地投入生命,进入它所有繁茂的混乱与痛苦。】
【坚持,坚持,坚持下去】
【有许多事我们无法说出口,因为它们太过痛苦。我们希望能说出口的事情会抚慰余下来未说的事,或以某种方式平息它。故事是弥补。世界不公平,不公正,不可知,不受控制。】
【“给它一点时间”“时间治愈一切”之类的老话还取决于那是谁的时间。】
【她不评断自己,也不评断他人。生活就是它本来的样子。】
结尾
可以正常的话,你为什么要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