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嫁(随笔)

在老家,男婚女嫁有讲究。老风俗,繁文缛节,周公之礼,因太过繁琐复杂,渐渐被大家所摒弃,特别是那以整蛊伴娘为目的的“闹洞房”,缘于不文明,已销声匿迹。今天的闹洞房,早已不见人声鼎沸,鱼龙混杂的场景,大家只是礼貌性的问候,送去祝福。

“哭嫁”是嫁女的一个必要程序,即使现在,也还是存在的。不过,我老家不同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有专门的“哭嫁”歌,“哭嫁”调,我们那里的“哭嫁”,看起来不像是传统习俗,女儿临行之时,跪别父母亲人,哭一场,感觉特别正常。即使如我这样年过半百之人,每每向老父辞行,也还是眼含清泪。

在老家,女儿一路哭哭啼啼,父母躲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黯然神伤,成了大家司空见惯的嫁女仪式。父母担心女儿,远离家,受委屈,女儿牵挂父母,年事高,会孤独。

现在各家的孩子少,独女户也比比皆是,女儿大了,该是嫁了的时候,虽然父母纵有万般不舍,但也无可奈何。女儿终究是人家的人,思前想后,不哭一场,宣泄一下情感,哪里有勇气把她亲手交给,一个自诩能给她一生幸福的外入者?

我家女儿出嫁之时,我做了很多努力,一再告诫自己,不要乱了方寸,可最后还是没有抵挡住泪流满面的女儿那重重一膝,哭得那是稀里哗啦,肝肠寸断……

明明知道,女儿嫁给的是希望,是幸福……但没有理由说服自己坚强,还是让泪水打湿了衣裳。

“哭嫁”的泪,是喜悦,幸福的泪,是牵挂,不舍的泪,是担忧,落心的泪。

观者,陪泪,是荣幸。哭者,落泪,是幸福。皆大欢喜是结局。

虽有接亲的车队一辆连一辆,可在父母的眼里,只有盛装的女儿,梨花带雨的女儿,才是牵挂,……虽有祝福的宾朋推进涌出,可在女儿眼中,消瘦年迈,孤苦无依的父母,才是牵挂。……

“哭嫁”,虽然没有固定的仪式,约定俗成的哭词,但是在老家,却一直被人推崇。原因很简单,就是老家的人,都是有感情的一群人。

无意贬低其他地方的同胞,只是每次提到故乡,每次听到老家有谁家嫁女的消息,在外漂泊的我,总会无端端生出些感慨来。想用自己的笔替代自己的拙嘴笨舌,把故乡的所有,写进心里,写进踉踉跄跄的脚步中……

让故乡越来越近,离我再近些……一个能用我双手触摸到的地方,可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哭嫁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婚姻风俗,是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不知道起源于何时,相传战国时期,赵国的公主嫁到燕国去...
    佳多雪梨阅读 4,596评论 0 1
  • 腊月二十七表姐女儿出嫁了,我问表哥:表姐哭了吗?他说表姐哭的心酸。这是传统的哭嫁。 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表姐女儿都...
    文馨_阅读 5,289评论 4 6
  •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散,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
    陆春宁阅读 2,990评论 7 2
  • Java 8系列之重新认识HashMap关于HashMap,上面链接里美团团队出的文章已经很好了。这篇博客详细聊一...
    Neo_zero阅读 1,651评论 0 0
  • (一) 春 雪化冰消掸旧尘 东风破 但见雨纷纷 (二) 春 桃李花开万树馨 云深处 细雨落花荫 (三) 春 杨柳鹅...
    攀屹阅读 4,712评论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