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读者》上还是哪里看到过一篇文章,具体的题目忘了,内容就是在交往中要学会说不的意思,就是说在生活中,如果遇到有违心意或是不能解决的请求,就直接拒绝说不,向对方把自己的实际意思表达清楚,而不要模棱两可,要不对方很可能以为你是接受了,答应了人家的请求,还抱着希望等待,最后事办不成了就会落得对方更多的埋怨,适得其返。
这主要是针对中国人比较爱面子的脾性,性格含蓄一团和气的处世原则,而提醒自己要更为理性交往的一种清醒的思路。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容易说不,还有些可能会遇到许多比较复杂的情况,并不象算数学题目一样可以精确得到答案,连一个小数点也要准备无误。更多的时候还得有无理数的馄饨无限和太极功的绵柔韧性。
前几天有人找我帮忙说个事,我知道这个事的难度比较大,也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就直接给他说了,自己办不了,最好还是找找别人看能不能帮上忙。但他却不死心,非让我再想想其他办法,或者托别人帮一帮。我说那就更拐弯了,也更不好说了。但他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弄得我也很无语,直接拒绝了但还是不行,那好吧,先试试吧,但说了办不好别埋怨。就这样他又催三催四了几回,我还真办不了,最后终于没声了,大概他心里也有底,还是接受了,也可能又去找别人帮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