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个小时,读了稻盛和夫的这本《心法》,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不过作为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而言,读书的过程还是感受到了与读《少有人走的路之与心灵对话》相似的体验,心灵方面问题的归途似乎都是宗教,不管是基督教还是佛教,都能让人开悟,对还不能信仰宗教的人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痛苦。
这本书共有21个章节,从的存在和生命的价值这个宏大的概念开始,一步步推演,逐步过渡到意识、灵魂、自由、因果、烦恼、逆境及至宗教和死亡。
大体来看,这本书可以分为4个部分,前6章主要介绍宇宙与个体,第7-11章,主要介绍自由与因果的关系,第 12-17章,主要阐述痛苦与精进的关系,最后4个部分则回归终极概念宗教与人生。
一、宇宙与个体
被个人生活淹没的人们,稍有时间考虑宇宙、意识、存在等这些形而上的哲学问题,稻盛和夫的解读不但积极而且亲切。
1.存在即价值
这个解读给重压下的人们,尤其正承受人生悲苦、看不到希望的人们很多力量。
作者说,因为能量守恒,所有的生命,包括一草一木、一土一石,都是宇宙不可或缺的存在,人的生命更不是偶然的产物,是必然,存在本身就有价值。
宇宙万物为了生存而积极猎取食物以维持生命,看似“自私”或者“无价值”,实则无可厚非,万物存在构成宇宙,因而,万物的猎取活动,都是“必要”和“正当”的,“适度”就好。
2.宇宙既本源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宇宙意志的体现,因而死亡只是肉身的消失,并不意味着人的真正死亡,人生经历的“失败”与“成功”都不过是造物主为了提升人的心性而给与的严峻考验,成功是更严峻的考验,只有“一切向善的方向思考,顽强奋斗,绝不服输”,才是经受住了考验的人性。
书中有一句话很认同“成功了就得意忘形、傲慢不逊,这种人因成功而堕落,俗不可耐”。理是这么个理,但是没有几个人不渴望成功吧,毕竟现实生活中,成功的体验更美妙。
3.欲望与灵魂
人的的“原罪”不过是“贪嗔痴慢疑见”,是一切烦恼的根源,趋乐避苦是人之本性,稻盛和夫认为,“烦恼原本是造物主赐予人类的智慧,为的是让具备肉日的人类能够维持生存”。“要忍耐,承受得住”。
这是典型的佛教理念。人生就是遍尝苦难的过程,稻盛和夫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而后“禅定”,最终达至“智慧”——领悟宇宙的真理。
世事无常,人生流变,灾难总是不期而遇,病魔总是挥之不去,人生苦难重重,这是“考验”,承受得住,才能得到人性的提升。
二、因果与自由
物质丰裕的时代,人们更崇尚自由,同时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隐患,尤其青少年“17岁”犯罪现象,层出不穷,稻盛和夫说的是日本的问题,却也与当下的中国十分吻合,这也是读者们书完全没有“违和感”的原因之一。
1.善与恶
稻盛和夫认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恶”。
他举例说,人们向自然索取食物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存,就是“善”。但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抢夺他人食物,就陷他人于不幸,就是“恶”。
那些将自己的欲望极度扩张,一味强调自身自由的人,就是“大恶之人”。
在他看来,以和平的手段,满足自身基本需要就是善,以非和平手段,满足自身超过基本需要之外的欲望,就是恶。
2.自由与犯罪
物质丰富带来更多自由,人们越发不愿意约束自己,更不愿意孩子承受痛苦,给孩子更多自由,对孩子不加管束,放任骄纵,是孩子动恶念,干坏事的根本原因。只有“觉悟”才能避免滥用“自由”,防止把自由变成鼓励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进而走向犯罪的深渊。
这种观点值得深思,现今社会,到底要不要鼓励孩子吃苦耐劳,忍耐忍受,到底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习奉献他人,提升人性,是一个值得好好思考的大问题,稻盛和夫的观点值得借鉴。
3.人生的目的
如果静下心来,问一问自己:我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不知道你会给出一个怎样的答案。我闭上眼睛问自己之后,给出的答案是:唤醒沉睡的灵魂。
最近两年,一直以为自己的人生目的就是获得更多的金钱,让自己的人生更富足,其实金钱只是一个过程,流过自己,还会流向他人,而唤醒那些沉睡的灵魂,让他们开始正视现实,面对问题,开启智慧,走向全新的生命,是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
这个目的与稻盛和夫的“人生是一个过程,人生的目的在于塑造高尚的人格”,不谋而合。对精神的追求,是人类终极的价值追求吧。
三、痛苦与精进
人生实苦,即使古圣先贤都告诉人们说“存在即价值”,但是依然有不少人对生命存在的价值产生怀疑,承受这么多的苦难,所谓何来?看看稻盛和夫的解读。
1.命运与因果
如果“命运”是因为太有眼光,投胎到好父母的家庭,只要有好的身体条件和成长环境,就能获得不俗的成就的话,“因果”则是后天更可控的生命因素。
“因果报应”在这本书里,没有多少新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现世没“报”,来世会“一一奉还”,毕竟“出来混是要还的”。
这里,稻盛和夫提到了“前世今生”的说法,他相信灵魂不灭,相信累生累世的基因会遗传到现世。这与《前世今生》不谋而合,不知道他是否受了这本书的影响。
2.人生试练
稻盛和夫从谦虚与傲慢、烦恼和憎恶、逆境等几个角度阐释面对人生苦难的正确姿态,他认为不管是幸运还是灾难,都是试练,所以“不要烦恼”,因为“烦恼只会耗费精力和时间,有时甚至会损害健康,没有任何好处”。
在这里,他提出了广为传播的“六项精进”,正好也是我的手机屏保,这里推荐给大家:
第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第二,要谦虚,不要骄傲。
第三,要每天反省。
第四,活着,就要感谢。
第五,积善行,思利他。
第六,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一打开手机就看到这六句话,带来的感受很是不同,你也可以尝试一下。
3.情和理
稻盛和夫在文中多次提到西乡隆盛这个人,认为西乡是他心目中,最受尊敬、最理想的人物,被西乡做人的情和义折服,但同时他又认为,经营事业必须具备大久保利通的理性和冷峻。只有把情感驱动的西乡同理性驱动的大久保结合起来,才能成功。
这样看来,稻盛和夫也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不同的方法用于处理不同的事物,最终目的是获得成功。事实证明,他的事业确实非常成功。因此,有极强的借鉴价值。
四、宗教与人生
如果离开宗教谈人生,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很期待看到这样的论述。
1.关于勤奋
在这个时代,勤奋越来越稀少的时候,再看稻盛和夫谈勤奋,有种不一样的感觉。
不少成功人士说,哈佛凌晨四点的星光很美,上海凌晨5点的晨曦很诗意,但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快乐教育”中毒越来越深,不想也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受苦。
也许看看这本书,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稻盛和夫说“干活、勤奋工作就意味着抑制自己的欲望——想休闲、想偷懒、想玩乐这样的欲望。克制这类欲望,作为结果,就是锻炼自己的心志。”
如果家有“王子、公主病”患者,可以借鉴这本书的观点。如果成功那么轻而易举,就没有人愿意辛苦付出了。
2.宗教和死亡
稻盛和夫说,日本的知识阶层以无宗教信仰为荣,不知道跟当下中国的现状有多大程度的吻合,不敢妄称“知识分子”,真的没读几本书,也没有什么见识,但没有宗教信仰却是千真万确的,对死亡也没有真正深刻的认识。
曾几次与死神擦肩,没有恐惧,没有悲伤,平静淡然,还有一点小小的遗憾,这与书中“相信生命永恒”的宗教信仰还有不少的差距。
有信仰的人,终究是幸福的,精神和灵魂应该是平静中透着愉悦。
结语:皈依佛门的稻盛和夫,复又回归社会,因为现实的社会生活才是最有力的人生修炼场。
感悟:不管任何问题,稻盛和夫都倾向从积极的角度,更利于人们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角度思考和解释,给人们奋斗的动力,也让人们看到希望,并温暖的支持。这一点是对佛教更人性的解读。
吐槽:一本133页的小册子,翻译者竟然用了17页的篇幅对书的内容进行解读,是担心读者不会读、读不懂,还是觉得自己的解读才最“正宗”?原本不错的一本书可能就被过度解读的“序言”给毁了。那些喜欢给人写序的名人,还是管好自己,少一点“高屋建瓴”,多一点信任开放,不是更好?!一般不看作者之外的人写的序言,如果看,也是为了看槽点,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