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挑刺”到“发光”:一场只说两句话的咨询课
有位老师曾讲过这样一段故事,至今想起仍觉精妙——
多年前,他受老友所托,帮一位生意伙伴的孩子做咨询。那对夫妇从香港辗转到北京,一见面就像倒豆子般,把孩子的“问题”数了个遍:学习差、不懂事、没规矩……字字句句都裹着焦虑。
等他们说完,老师只淡淡一句:“这孩子没救了,你们年纪也难再生育,不如领养一个重新来。”
夫妇俩瞬间愣住,眼神里满是不敢置信:“您说真的?我们可是您朋友的朋友啊!”
老师点头确认。下一秒,夫妇俩的话锋突然转了:“其实也没那么糟!他对奶奶可孝顺了,家人说话都认真听,身边朋友也都喜欢他,就是学习差点而已!”
这时老师才笑着说:“挺好挺好,今天咨询结束了。”
后来老师问我们:“你们觉得我做咨询了吗?”有人摇头,有人迟疑。他却笃定回答:“当然做了——我只是帮他们从‘问题发现者’,转成了‘价值创造者’。”
可不是吗?生活里太多人总盯着“缺口”看:孩子成绩差就忽略他的善良,伴侣偶尔疏忽就忘了他的付出,工作有瑕疵就否定全部努力。就像那对夫妇,一开始眼里只装着孩子的“不好”,直到被“逼”着回头,才看见那些被焦虑遮住的闪光点。
其实幸福从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懂得在问题里找价值。当你从挑刺的人,变成看见光的人,那些曾让你头疼的日子,早悄悄换了模样。这大概就是那场“两句话咨询”最珍贵的答案——你怎么看世界,世界就怎么待你;你怎么看身边人,生活就给你什么样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