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一放学家长接到孩子,孩子就激动的给家长说,“爸爸,上午出成绩了,猜猜数学考多少分?”你听他那个样子,你应该就知道孩子考得肯定好,但是你如果上去就猜个“考100分”。你瞬间就把孩子的激情灭了,孩子肯定会焉不拉叽的说一句“没有”。你何必呢?其实有时候孩子为啥不愿意和我们说话呀?当家长了你可没意思了,你就不会聊天,你知道吧?
因为他这学期数学从来考过90,就是说80多,我咋猜?我说80。
而是立马激动的说:不对,再猜高一点儿。
我说81。
不对,再猜高一点儿。
我就一分一分的往上涨(让孩子感受取得好成绩的高光时刻),孩子急得直想蹦(谁比谁急?孩子学习的事情一定要让他着急,不能家长比孩子还着急,那就变成你的事儿了。),终于说:90分,我这次考试终于考个90分了。
我说:真的吗?真好真好!
于是孩子又问:爸爸,你高兴不高兴?
我说:乖乖,爸爸看到你很高兴,所以爸爸特别就高兴。(咱喜欢的是孩子这个人,因孩子的高兴而高兴,不提那个成绩的事,不能因为孩子考90了高兴,时间长了孩子就知道了,他考得好你很高兴,他那么辛苦努力的学习考高分是为了让你高兴啊,那他不喜欢你还恶心嫌弃你呢,那就不给你学了,不让你高兴了。)
于是孩子又说:爸爸,咋弄吧?
我说:啥咋弄啊?回家我要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孩子说:来点实在的。
我说:那你想要啥?
他说:我要求也不高,你找个时间和妈妈咱仨人一块儿去喝奶茶。
这时候你说啥?(可以)。不能这样说,这是交易,而且是建立在没有之前约定基础上的交易,你会把它惯坏的,下次孩子就明白,考得好了还会让你买东西,会养坏他的不良习惯的。
我告诉他,我说:儿子,你想喝奶茶,你尽管给爸爸提出与考试无关,你是爸爸的孩子,你考好考不好想喝奶茶爸爸都同意,爸爸还是决定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奶茶咱也去喝。
于是他知道他是我的孩子,成绩差,想喝奶茶我也安排,这不是成绩的事儿,而是父子之间的感情,我们是在交心,我是在交易。慢慢的孩子就会知道,哪怕我考得差,我想和奶茶爸爸也买,凡是爸爸有这份心的孩子,学习成绩肯定会上去,因为他心里知道爸爸妈妈是对他有希望的(父母永远要对孩子充满希望)。
作为父母扪心自问一下,他就是考全班倒数第一,你不给他做饭啊?下雪天出去,你不给他买羽绒服穿?他如果在家里不上学,你就用皮带抽死他呀?清晰的角色定位,做好父母该做的事,他就算考全中国倒数第一,他还是咱的孩子,儿不嫌母丑 狗不嫌家贫,虎毒不食子。他天天不上学,给家你又屁颠阻挡了他的。怎么可以用一个90的成绩来作为换取的代价呢?
我宁可要一个有良心的儿子,也不想要一个考第一,但对我没有爱的孩子。(培养一个心中有爱,心疼自己的孩子,比一味的好成绩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