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谈谈,人们对于“习惯性无助”的学习。
“什么?有谁会想去学习无助?你肯定在骗我”
很遗憾的告诉你,“习惯性无助”确实是人们学习来的。大部分时候,人们通过经验来判断事物,支配自己的行为。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式。(无法说这是好的还是坏的)。大脑是储存经验的地方,当一个人在遭遇失败的时候,如果他把这个失败的理由归为自己内在的原因,比如:能力不足,长得太丑,就是不行等,而不是外在原因,包括:是这次没准备好,运气不好,面试官今天心情不好,我衣服没搭配好等,就比较容易习得“习惯性无助”。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在下一次他尝试新事物又失败的情况下,他还是会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是不行的,不配得到的,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的,他就会处于一种无助感的心态里。长此以往,自信会逐渐消失,失败会不断接踵而至,无法掌控自己 的人生只能被生活的基本需求推着前进,最后手一摊,说“命不好”,或者这个世界太不公平。
相反的,偏向于把失败归于外在原因的人比较容易成功,但同时这并不意味着他在逃避责任总是找外在的理由。而是可以更加客观的审视自己所处的状态从而避免陷入“习惯性无助”。因为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他会一直对自己有信心,努力分析各种导致失败的因素--这次可能是因为没准备好,下次积极准备充分;这个面试官情绪不好,我下次见机行事;这次没考好是因为复习的不够全面;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因为不是我的专业所长,我可以试着找同事帮忙或者多在网上搜集材料···总之,事情是有解决办法的,他们不会陷入无助感里出不来。
马丁·塞利格曼所写的《活出的最乐观的自己》一书就是通过实验深入探讨了这个问题。他把狗分成三组,A组给予电击(微量)的,但是一旦狗跳过夹板电击就会停止,B组给予同样的电击,但是无论狗做什么电击都不会停止,C组什么装置也没有是对照组。结果A组的狗基本都跳过了夹板躲过电击,B组的狗在尝试各种跳跃运动发现无用之后就趴下不动。当他把B组的狗放在A组的笼子里,那意味着它们可以跳过夹板躲过电击时,狗依然不动。因为B组的狗从前面的“经验”中习得,无论怎么样也没用,索性就趴着不动等待实验结束。狗患上的“习得性无助”,也就是,狗学会的习得性无助。当然,这个实验还有漏洞之处有兴趣的可以找来这本书接着看。但这个结论在后来反复的实验和对人的临床观察中发现是正确的,即:人的“习惯性无助”是学习,经验得来的。由此看见,消极的思考方式和积极的思考方式会对人生产生多么不同的影响。
现在,“抑郁症”似乎在这个社会上流行,越来越多的人怀疑自己心理有问题。也许真的有问题,但你是否真的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而不是简单的把它归为抑郁症?
“假如大多数的抑郁症比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分析师所想象的更简单;
假如抑郁症不是你自己有意跟自己过不去,而是无端降临到你身上的,
假如抑郁症不是一种病而是严重的心情低落,
假如你不是过去冲突的囚犯,而是眼前的困难引发了你的抑郁,
假如你的抑郁不能归罪于你的基因或是大脑生化的问题,
假如抑郁症是由我们对生命中的悲剧或挫折所做的错误推论而引发的,
假如我们可以舍去悲观而学习对挫折抱有新的、乐观的看法”(《活出最乐观的自己》,261)
那是不是就可以少一些因被无助困住而绝望的人,少一点对药物的依赖而多一些通过学习新的思考方式、认知方式而自愈的人。
“想法决定悲喜人生”。
“悲观的人相信坏事都是因为自己的错,这件事会毁掉他的一切,会持续很久。悲观的人会认为自己无能为力,就此一蹶不振”;
“乐观的人在遇到同样的厄运时,会认为现在的失败是暂时性的,每个失败都有它的原因,不是自己的错,乐观的人不会被失败击倒。在面对恶劣的环境时,他们会把它看成是一种挑战,更努力的去克服它。”
相信自己的力量吧,它真的可以很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