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触了两家和自己单位性质不同的单位,发现执行质量和人员素质以及认真程度都要高于身边的工作人员,原以为的市场化单位不重视干不好这类工作的固有观念完全被打破了,很意外也会惊讶,就地总结原因是什么,同样的事情,为什么有些人干的牢骚满腹、抱怨不断还干不好,有些人主动积极、质量很高,根本原因是出生问题,质量高的这些人面对的是季度考核,干不好当季考核出局,因为一直在经历身边人的淘汰出局,所以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不但不抱怨,反而是心怀感激有眼前的工作可做,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是职业生涯的稻草来抓,这一次干好了就能继续留下来,整体档案整理的坦坦荡荡,信息量很足,方便工作也方便外查。而另一波人,工作稳定,没有竞争压力、没有季度考核,所以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任务干,反复强调自己加班劳累,压力好大,质量参差,细节禁不起推敲,档案内容也是闪烁其词、遮遮掩掩,闭环不当,人员状态也是很松弛。
他人的故事,敲响自己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