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朗的行板

        2017年因为一场对峙,洞朗成为让世界聚焦的名词,也是全国上下关注的地方。我作为任务部队的一员,在那里驻训了三个多月。第一次,当我怀着热切的心情踏上前往洞朗巡诊的路程时,心中不禁暗自揣想,这是怎样的一片热土啊!

        车一驶出亚东县城,就沿着七折八拐的碎石山路行驶,愈往上行,山势愈陡峭,路亦更曲折,行至著名的“二十五道拐”,更是险象环生。据带队的杨所长介绍,相比之前,路况已好了很多。之前是土路,路面狭窄泥泞,现在的路面铺了一层碎石子,平整了不少,也拓宽了一些,在一些险要的弯道上,还筑起了防护提,道路通行状况有很大的改善。这更增添了我对前期前往洞朗执行任务的一线官兵的敬佩之情。遥想当时,往返通行在这条路上,该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啊!

        道路险恶,风景却让人赏心悦目。一路上蓝天白云、高山峡谷、苍莽松林、斑斓秋叶……皑皑雪山亦随着山路的转折,时而出现在蔚蓝的天幕下,犹如一位素妆少女的华丽转身,令人惊艳。路上不断看到依山顺势而搭建的营房和修筑的种种工事,在迷彩防护网的遮掩下,与周围景色巧妙而和谐地融为一体,我又为一线官兵在短短两个月构筑工事的速度而赞叹了。

        过了拉马斯,海拔已在4000多米以上,树木早已不见了踪影,道路两旁尽是枯黄的草和成片的高山杜鹃。尽管阳光灿烂,草间的水泽和山凹间的小湖泊,依然结着厚厚的冰。有几名战士在其间砸冰取水,他们无一不是黑里透红的脸,干裂的嘴唇,黝黑而皲裂的双手,无需多问,我不难想象的出,他们驻守在这高寒之地,生活和工作是何等的艰辛和不易,但在他们脸上却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愁苦,有的却是风霜历练后的刚毅和坚韧。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怀着虔诚的心为驻守在一线的官兵进行巡诊,一番询问病史、测量生命体征、查体、对症发药的忙碌之后,我们顺利完成了巡诊任务。驻地的一位连长热情地陪同我们来到前沿高地上的国旗礼台,这是用石头新砌的一座四四方方的平台,旗座上插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三名荷枪实弹的士兵挺身守卫在国旗之下。这一幕,在蓝天白云下,说不出的庄严和神圣。那位连长抬手指向远处的山,又沿着山脊的走势,挥手在空中划出一条弧线说:“沿着山脊线,目力所及之处,都是我们的国土。”他回身又一指脚下,说:“之前印军经常越界到此,还阻拦和驱逐我们的牧民来此放牧,但现在,他们一步也不敢越界了。”他的声音不大,但语气坚定,透着无可掩饰的自豪和自信。杨所长建议我们在国旗下合影留念,他意味深长地说:“这面国旗不同寻常,别有意义呀!”我抬头凝望着阳光下愈显鲜艳的五星红旗,体味着杨所长的话。我想,这里飘扬的不仅是一面五星红旗,更是中华民族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国威。“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绝非一句空话,而是铁骨铮铮、卫国戍边的最强音。

        回程的路上,望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景色,我想不出,杜鹃花开的六七月份,这里会有怎样绝美的风情,但在这苦寒的冬季,我却感受到了由千万个橄榄绿的身影所蕴含的春的生机,那飘扬的国旗、英挺的哨兵、成排的营房、坚固的工事……甚至我们所乘坐的奔驰在巡诊路上的猛士车,这一幅幅的剪影,无一不化为高低起伏的音符,在我的脑海里交织成铿锵有力、激情昂扬的旋律,伴随着路旁奔腾不息的亚东河水,一路余音缭绕。如果说,雪山、松林、峡谷、高山杜鹃的美景是大自然赋予洞朗的壮丽的四季行板,那么,我们千万名官兵又用军人的赤诚和担当,为洞朗谱写了新的激情昂扬的行板。而让我自豪和难忘的是,在这雄壮的旋律里,也有我军旅生涯如歌的行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我怎么如此幸运:发现团宝现在重启了语言的关键期,是给他提升的最好时机,提醒自己多满足他想听故事的要求,提醒自己...
    老姐嘛嘛阅读 173评论 0 0
  • 睡意稠浓中,只见一声熟透了的呼唤音,煞入耳弥,我掀开被褥,以前不见古人后续无来者之科幻片似的,瞬霎开门。 ...
    饱饱诗意很饿阅读 252评论 0 1
  • “润物细无声”,不错的,早春总是在你不知不觉中降临到你的身边,首先便是那场悄无声息的雨。 就在你熟睡的时候...
    41王张弛阅读 27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