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获奖了,这本书其实更偏重故事性,与《三体》的理论性和故事性不同。不过这也许是短篇和长篇所能带来的感受不同的所在之一。我很喜欢《北京折叠》这个故事,揭示着人生而有命的悲凉感和宿命观,阶层的不可跨越性。
但是今天我聊一聊写历史的一本书。以前我们说起历史,就会说起《明朝那些事》,它带着作者很浓厚的主观性,有趣生动。有时候看书,不喜作者主观性太强,容易让读者形成思维框架,在书中认领自己的价值观。但是对于写历史的书,展示的 过于教科书却又无趣,尤其是我这种中学时不喜欢历史的人。
所以,我今天分享一本有趣的写历史的,但同时也是主观性很强的一本书:《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这本书写到了明朝有名的七个人,他们性格各异、命运各异,通过作者犀利的文笔,可以让我们有所共鸣和触动。
从 《明朝那些事》说起朱元璋。朱元璋是个从贫寒起家的皇帝,所以他有劳动人民的很多特点,比如:勤劳,不安全感,同时他还有非常好的军事才能,但却不一定是统治国家的很好的人。一直认为,贫穷的人眼界是有限的,毕竟曾经他的梦想不过是过自己的小日子,所以难免农民起义总是动静大,成功的少。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没有贵公子的衣食无忧,以前要担心吃饭问题、性命问题,所以不像权贵人家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本想一些大国该注意的问题,小富即安的心理无处不在。当然后来子承父业的皇帝也没有朱元璋的勤奋和谋略,因为没曾经历过缺吃少穿的生活,自然不知居安思危、或者临危受命的责任感,就仿佛穷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一样的各自有差别。
张宏杰笔锋犀利,说了很多我曾经看《明朝那些事》时的想法,但部分观点毕竟也偏激。小农思想确实是一种狭隘,但如果出身富豪或者地主阶层,也许就不会有他们草根阶层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成就。
洪承畴在外陷阵杀敌,朝中的文官和皇帝坐拥后方衣食无忧指手画脚,这也是我一贯最不喜欢文官的地方,因为他们很多忠贞之臣被害死,比如岳飞,以及其他曾经被谗言迫害的忠臣。皇帝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大多数情况其实是不惜杀掉忠臣的,因为他们不肯冒有人真的谋反的风险。所以万代明君的留名,并不如一世的安稳更重要。
有人说,张献忠对四川人的大屠杀也许是后代清朝文官的杜撰。但是看到那些之时内心仍然感受到残忍的触动,生命尤其是女人在战争中被轻贱。所以世事太平时一切都是平静,真正危难之时,女人却总被用来消费,就在这一点上,就真的没办法男女平等。性别是个永远不能被忽视的问题。
以前我不相信历史,以为纸质留下的东西,总可被轻易修改。如果此处运用区域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记录历史,可信度也许会更高一点吧?可是从历史中,没有必要一定要较真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只需要以史为鉴来辨别当世就可。
少年老成和“年轻时该犯错就犯错,要有闯劲”是个对立的话题。中国传统教育让我们成熟、稳重,但是多与外国文化交流就能多看到别人的特性,比如郑成功。关于个性,没有好与不好,只有在其位合不合适,与时局合不合适,能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以前不懂以史为鉴的明智,如今看来,世事不过是简单改进中的轮回,每个人都能在多年前找到自己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