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的火烧云,燃烧得很艳丽;酷热已经消去,温柔的晚风,轻轻地吹着。冬冬站在楼顶朝村口望着,时不时的数着电线杆上的麻雀。“外婆、外婆,外公回来了!”她一边喊着一边往楼下冲。外婆闻声从厨房赶出来,把手在围裙上擦了擦,牵着冬冬一起去迎。
曹建国从自行车上下来,推进院子;看到眼前这一大一小,笑了。每周末回家,有时候两周回一次,确实还有点想念这个小家伙。冬冬长得虎头虎脑,又是寸头,活脱脱一个小子;可偏偏是个姑娘,想到这里,他叹了口气。“外公,你给我带转笔刀了吗?”冬冬笑着问,眼睛也睁的大大的。曹建国从身上军绿色的斜挎包里取了出来,这个玩意儿二十块,不便宜。
冬冬抱着她心心念念的转笔刀,把一支铅笔放进去,试了试。“外公,你看”冬冬惊喜的叫着,“我要写字了!”庞香枝端着丝瓜鸡蛋汤,从厨房走出来,说道:“让你外公先吃饭,等会儿再看你的字。”冬冬停了笔,往餐桌跑,庞香枝把她抱上了桌。
“明天早上我要去卖菜,早饭我把米淘好放在炉子上,你生一下火”,临睡前香枝叮嘱建国,建国哼了一声表示他记住了。第二天一大早,香枝挑着担子就往集市上赶,担子里都是昨晚用干稻草绑好的菜,还淋了一些井水。
建国起床生火煮粥,冬冬搬了张小马扎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大汤罐里的水翻滚着,裹挟着一粒粒白米,慢慢膨胀。清水变成奶白色,但没有变得粘稠。建国拿了一个大铁勺,舀了半勺又倒进去,不停地重复。冬冬一把抽出炉子里的烧了一半的木柴,建国疑惑的看着她。“外婆煮好了粥就是这样做的”冬冬骄傲的炫耀着。建国停顿了一会儿,突然开口问:“我这样舀出来倒进去,粥是不是还在冒泡?”
“对!”冬冬坚定的点着头。
“那你学外婆把柴抽出来,粥是不是就不冒泡了?”
“是!”
“你想知道为什么吗?”建国看着冬冬继续说,“因为外公的办法治标不治本,只能暂时起作用;抽掉木柴才是最好的办法。”
“那外婆是不是比你聪明?”冬冬笑着问。
建国开怀大笑回答道:“是哦,你外婆比我聪明多了!”
后来冬冬才知道,原来外公给他讲的是:“扬汤止沸,不如去薪”。
冬冬六岁了,妈妈接她回县城上学。那天晚上有点凉,香枝在房间给冬冬收拾衣服,冬冬坐在沙发上,妈妈笑着说她长高了很多。冬冬不开心,外公不在家;但外婆说周末可以回来,好学生要去上学。“可是爸爸、妈妈周末很忙,没办法送她去乡下;外公、外婆也很忙,忙到忘了来看她。”冬冬某个周末的晚上坐在窗口,轻轻地对着星星说。
中秋节冬冬才又见到了外公外婆,舅舅一家人也在,大人们在准备着晚饭。“你是外人,我们都姓曹,只有你姓左。”冬冬表哥豆豆大声的叫着。“我才不是,外公外婆最喜欢我!”冬冬反驳道。
香枝抱起冬冬,说:“冬冬长大了,以后外婆就抱不动咯!”
“以后我背你”冬冬对着香枝小声耳语。
“去看看外公是不是骂哥哥了,让他别再骂了”香枝放下冬冬,对她说。
门外,豆豆低着头,嘟囔着:“我又没说错。”
“冬冬是客人,你是主人又是哥哥,这点道理不知道吗?”建国语气严厉的教育着。
冬冬从那天起知道了主客之别。
又是一年秋天,冬冬已经上初二了,长成了一个可爱的姑娘。建国也退休了,前院种满了橘子树,井边种的是枣树,还有几棵枇杷树。门口还栽了两棵桂花树,很小。
橘子熟了,香枝让冬冬来摘橘子吃。冬冬很开心,周五下午放学就坐着车来了,把书包扔到一边。三两脚就爬到了树上,摘了一个颜色形状都极佳的橘子剥开。啊,好甜!
“女孩子不能爬树,明年会不长,赶紧下来”,建国语气淡淡的说着。
冬冬跳了下来,笑着回答道:“那我明年来看看,它还结不结橘子”。
当然,橘子每年都结了。冬冬也上了高中,她的成绩一直很好。只不过建国从来都不过问,冬冬知道为什么,因为她是个女生,还是外人。高考前一天,冬冬在检查准考证和考试用品。“冬冬,外公打电话来了”,妈妈在客厅里叫她。
“哦,我来啦!”冬冬若有所思地应着。
“明天正常发挥就行,你的能力摆在那儿的。”曹建国很笃定的通知冬冬。原来外公都知道,冬冬心里想着,很满足。
高考结束了,冬冬暑假去了西藏、云南、贵州,很多很多地方,终点是北京。走到一半,冬冬就直接回家了,曹建国家。
今年,冬冬大学毕业了!她收到了一份不错的offer,在上班之前,她又去了建国家。橘子树让舅舅顾人砍掉了,桂花树也挖出来卖了。一进门,前院的地面也用水泥浇灌地平平整整。
“外婆、外…,我回来啦!”冬冬大步流星地往屋子里走。香枝急忙从厨房走出来,仔仔细细的看着她,“瘦了、瘦了!”叹着气说,“我去给你做个肉丸汤。”
建国还是四年前的样子,表情也没变,一本正经、不苟言笑。冬冬跪在地上,定定地看着他的照片,说:“外公,我没让你失望吧!”
这一次,冬冬知道了最深的怀念是把他刻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