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矿工到记者
端午节前,在邯郸市滏阳河畔旺角花园小区,我见到了老记者何相存。
何老今年85岁,身体很好。见到我,他很激动,说来他也是一位老记者。
何老是峰峰矿区和村人,1951年,读完高小,他就到矿上当工人。那时候的高小毕业生,也算个文化人,再加上他聪明好学,在井下挖煤时间不长,就来到地面搞统计、搞管理,又到办公室写材料、当秘书。谈起这些,何老说:“命运的变化,还真的和自己写写画画有关系”。196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何老从煤矿选拔到《邯郸日报》当编辑、记者。有了在矿上写材料打下的文字基础,来到报社后,何老更加勤奋努力,消息、通讯、评论,各样文体都写得很好。
何老没有想到,1969年,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选调到河北电台驻邯郸记者组当记者。何老说:“知道自己文化底,省台记者要求很高,开始写的稿子,编辑常常提出修改意见,有的就直接‘枪毙’不用。有了压力,迫使自己努力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实际采访和刻苦写作,稿子采用率提高不少,编辑和台领导都很满意”。
何老在煤矿工作10多年,煤矿是他工作的起点。1975年,何老从河北电台记者组组长的岗位上,调任邯郸地区煤炭局当副局长。从煤矿工人,到报社、电台的记者,再到煤矿生产的管理岗位,何老干一行爱一行,努力把自己锻炼成行家里手。何老在地、市煤炭局副局长的岗位上长达22年,他常常深入煤矿,调研学习,积累了不少煤炭企业生产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他把实际经验上升到理论,先后主编了5部专业著作,对煤炭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他还兼任河北工程大学经济管理系的客座教授,给大学生讲授企业管理经验和理论。
从矿工到记者,从记者到领导岗位,在人生的这几个阶段中,何老说:“当记者是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不仅提高了写作水平,重要的是开阔了视野,更广泛的接触了社会,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做好行政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2018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