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到骨裂的问题上来吧,中医到底能不能治骨裂呢?当然能治,北京的协和医院是最早在中国大量培养医疗人才的教学医院,它的历史也不过百年左右,难道没西医以前中国人的骨裂就是绝症?这显然是说不通的。
中医思维是不会和那块裂了的骨头较劲的。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由几个大的分系统互相契合构成,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分系统各司其职却又相互制约,互相支持。
这几个系统分别是五行属木的肝胆系统;五行属火的心、小肠系统;五行属土的脾胃系统;五行属金的肺、大肠系统;五行属水的肾、膀胱系统。
骨裂那就促进骨头生长,让裂隙愈合即可。谁管这个事儿呢?《黄帝内经》说,肾主骨,骨头的事儿就从调肾入手。但《黄帝内经》又告诉我们,肾藏精,是收藏人先天精华的所在,先天精华是用一点儿少一点儿的,要节约,要省着用,最好还能补充点儿进去。所以说,对肾的调整干预,只能补而不能泻。但既然是先天精华,那就不是很容易就能补上的。这边需要补肾来治骨裂,那边补起来又不容易,这不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嘛,怎么办呢?
既然不好补,那就减少支出吧。从五行理论看,肾属水,水生木,木就是肝。如果肝火过旺,必然消耗肾水,那么抑制肝火就可以减少肾水的支出,从而达到加强肾系统功能的目的。
同时,肝属木,属生发,很容易发得过度。所以对肝的调理常用泻法以泻过度的肝火,而不用补法。补肝掌握不好度就会造成肝火过旺,过旺的肝火又会反侮肾水。本来是水生木,但木过强会反侮水,这叫“子盗母气”。
基本的思路明确了:肾主骨,骨头的问题从调肾入手,但补肾不太容易,也难短期见效,那就从减少支出入手,泻肝火以减少肝这个儿子对肾这个母亲的过多需求,从而达到变相补肾的目的。肾系统功能增强了,骨裂的问题自然就会逐步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