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回顾一些经典的电影场景
往往在高潮时刻让热泪盈眶、拍案叫绝、惊叹连连。
比如肖申克的救赎,在他冲出监狱的那一刻,享受大雨的洗礼,多么震撼人心。
又如釜山行的主角,最后变成了僵尸,为了女儿的安全,纵身跳下了火车。。。。
如果,现在假设一个这样的场景,是否还会有同样的感受,
给你只看肖申克的救赎最后那个场景,也只给你看釜山行最后的10分钟,
那必然,几乎对电影是没有感觉的。
所以一个电影前期的1个半小时,毫不夸张,都是为最后的高潮作为铺垫。
那第一问题,如何进行电影的铺垫?
首选是冲突或者矛盾设定--监狱禁锢vs自由 亲情vs牺牲
合理引导--以时间空间的前提,不断交待人物、背景和事件
沉浸式的体验--电影院总比家庭影院效果要好吧,毋庸置疑
基于以上3点,在广告营销行业,如何去做呢?
先说第一点,冲突的设定
每个成功的campaign有它的深刻洞察带来的矛盾,比如逃离北上广、sk II 相亲角
逃离北上广,一个在都市过着复杂狰狞的日子vs 自由任性的解脱
相亲角, 女性时代的热门话题,特定年龄必须嫁 vs 还是不嫁?
冲突的设定 满足以下几个特点
普遍的认为A或者A具有普遍性,但是目标群体认为B
冲突足够突出并且深入,减肥和不减肥话题不够突出和深入,进而挖掘多一些,比如说
与ta有关,跟男人说嫁人话题是废话
接着是合理引导
放弃通常以天计算的预热 高潮 持续吧。真正的campaign,在短一瞬间就让你从低谷到高潮了,比如你看一部2小时的电影,
或许有人说我看电视剧也很high呀,但它还是放1个月,甚至美剧放上好几年。
这个的前提在于你持续在追,而一个营销,ta不会主动去追你
合理引导在悬念的推出,矛盾的预埋,广泛的触电
之前雕牌的新家观活动,就是在短时间内做到爆发
沉浸的体验,这点是最难的点,在互联网,往往很多时候来自ta 的主动搜索,而且粉尘化的时间,让营销难以深入
做到沉浸式,从以下几点入手
调动5官和触感的体验
能写软文就不写140字,能有图就少文字,能有gif就少图,能有视频就少gif
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核心在如何调动ta的五官和触感来进行互动,想想电影院的3d电影吧,满足听看,想想4d 5d电影,还有触和闻。
李笑来也说过,如果想深入学习,调动5官进行沉浸式是十分必要的。其实也是同一个道理。
缩短营销时间,
能在同一时间完成,就不要拖1天,能1天就不要1周
看看相亲角,不就一个时间一个视频吗;逃离北上广,前后预热多久我不知道,我看到的就是一篇推文引爆了。
多个触点反复触及
在ta所在的地方,让ta反复看到你的存在,就像电影男主角一样,电影50%的戏份都是他,怎么不让你记住呢?如果做到多触点,求精不求多
当然以上都可能全是错的,一句话说的好,在没有规则和真理出现前,所有东西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