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今天你读了什么?
阅读第7章《循环 让才能盘旋而上》中:
循环的价值(238-245页)
用精巧的循环设计改造学习(246-257页)
【见】你从今天的阅读内容中发现了什么?用你的话概述一下概念/知识/模型/观点/事件。
一、循环的价值
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本来就很杂,不成体系,又由于它们来自不同的渠道和介质,所以散落在各处。
我们需要用一种“归一化”的方法,把信息和知识聚拢在一处。你需要建立一个“总索引”,把你所涉猎的所有有价值的信息, 包括读过的书,沉睡在各个网络平台收藏夹里的文章、音视频、心得笔记、一闪而过的灵感和创意,以及各种事件之后的反思等,都编入同一 个索引中。每一项内容都要列出关键词,并且注明:可以在哪里找到它。
二、用精巧的循环设计改造学习
其实设计是人人可以为之的事,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设计任何东西,不仅是实物,也可以是方法和流程。
学习这件事,通常涉及三方要素: 学习者、老师以及学习材料。当一个人成年以后,自学的比重大大增 加,老师的角色被淡化。
理想情况下,“我”和学习材料之间应该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
“吸收”意味着你要真正地理解范例,体会出它的妙处,如果能看到深层的结构或规律是最 好不过的。“构造”意味着你要输出,在理解范例的基础上创造出仿作。
刻意练习的英文是deliberate practice。它的定义是,在明确的目标下,通过重复和专注的精细化活动,不断地突破现有表现的练习。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刻意练习至少需要包含下面四个特征: 1. 具有明确的、具体的目标;
2. 专注,全身心的投入;
3. 能获得及时的反馈;
4. 努力突破练习者的舒适区,寻求有难度的挑战。
三、走稳能力的台阶,需循序渐进
基本功训练不可或缺
括为从限制到自由的转变,就可从新手到专家。通过循环,让自己进行高效能的学习,是最可行的通往巅峰的方法。
心智练习,给本书写一篇续章
【感】这个发现中你产生了怎样的感受?描述一致你读到这里的直观想法。你联想到了什么事情/经验/教训?
通过分析精益生产,知道任何东西都是可以设计的,包括流程、方法。
【思】思考阅读内容与现实生活、或者你过往的经验教训、原有知识框架有什么联系?你从这个阅读内容中得到了什么启发?你产生了什么新的疑问?
就学习这件事来说,由于不同的学科、领域的差异实在太大,可谓千差万别,所以给出一种万能的且直接可上手的训练方法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可以借鉴“范例循环模型”为底子,结合自身领域的特点,来自己设计学习和训练的方法。【行】你阅读完这个内容,你有什么想做的?你的疑问准备怎样解决?你会纠正或增强以往的哪些观念?善用“范例循环模型”,结合刻意练习。
今日作业:阅读第7章《循环 让才能盘旋而上》中:
循环的价值(238-245页)
用精巧的循环设计改造学习(246-257页)
分享你对某想技能的学习经历,请按照“范例循环模式”来拆解学习的步骤,并提出一个改进方案。最后分享你的实践感悟(至少200字)
【阅读耗时】50mins
【你对某项技能的学习过程】
这个技能是:日签海报制作,“创客贴”APP的使用。
我的学习过程:自从参加了“个人成长集训营”和“经典共读挑战”,群里很多大神,无论是阅读,还是对各种APP工具的使用,都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特别是大神们经常会在群里发些自己制作的海报:如早晚安日签、学习课程介绍、作业要求、还有优秀打卡者个人海报、优秀团队的海报。于是我也蒙发了自己也想get到这些技能的想法。所以链接该技能擅长的小伙伴,询问她们使用的工具。然后就自行下载了APP摸索使用。
按照“范例循环模式”进行拆解:
学了“范例循环模式”,或许我更能get到“创客贴”的技能。
1.我应该多观察伙伴们发出来的海报,研究她们海报的特点。
2.对“创客贴”里面的菜单多些观察理解
3.操作制作海报。
4.发上群里或朋友圈,让伙伴们检验,是否合理。
5.与群里伙伴们制作的海报进行对比,看自己制作的与各位的海报存在哪些差异,有哪些地方有待改进的。
6.大量练习制作海报,研究能否用自己拍摄的图片来制作。
改进方案:
1.观察范例:伙伴们制作的海报
2.我:吸收范例后,自行研究熟悉“创客贴”菜单。
3.仿作:自行制作海报(构造)。对比范例,存在的差异。
【实践感悟】实践是检验学习的最好方法。用了好长一段时间了,都没认真思考怎样可以更好地使用“创客贴”。今天学了“范例循环模式”才让我深刻思考这个技能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