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我们的课程学员在第一次交作业的时候都会得到类似的回复:“先不要自己创新,先模仿到老师范例一模一样,没错,100%的模仿”,有人会有不解,其实这很大的原因是学习之前没有看课程学习说明。有人还要细究,既然如此,那我们今天谈谈这个话题吧。
Part1:拿我们课程作业来举例,我们大家可以看看原稿和范例修改稿:
这个稿子的修改的关键是在不删减原稿文字的情况下,通过我们的四步修改法就可以快速达到右侧的效果,而这也是工作型PPT经常遇到的情况——不准重新做,就是改原稿,一个字都不能少!
而部分学员交的作业修改稿是这样的:
从修改步骤来看,大多都是新增了不少形状、效果等设置,步骤繁杂且增加了修改时间。如果从美观来看,有些颜色的不统一,比如左下角作业的问题就是字体的红色与图片中的红色其实有明显的区别,不统一。当然,这样的情形,改一页可以,如果是30页?50页?或者100页呢?再如果是只有半小时时间修改30页呢?
这里讲讲两种学习类型。
观察他人的言行举止并从中学习,在专业上叫替代性学习。
从自身的成功或失败学习叫经验学习。
好了,请问大家,既然是学习课程,是哪一种呢?
Part2 替代性学习
替代性学习的两大优点:1、降低风险。2、缩短学习时间。
我们课程设计的着力点,就在于解决大多数人在工作场景中的痛点:时间少任务重。如何能又快又好的完成PPT不加班才是第一要务!而这些痛点,对于大多数职场人来说,这都是职场前辈或PPT高手无数次加班和熬夜后才能换来的教训和经验。
牛顿的名言还记得么?——“如果说我可以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问题就来了。
而大部分人的问题通常是——眼高手低。都想一下子站在牛顿的肩膀上开始指手画脚了。觉得看起来都会了,就不做练习了,做了也马马虎虎,这些恰恰是学习的大忌。很多人说,老师我看到一个好ppt,我能不能做出来?我看到一个很炫的动画,但为什么我尝试了好久都做不出来呢?答案很现实——忽略了高手在制作过程所走过的弯路和对自己的过度自信,基础不扎实,怎么能做出顶级的作品呢?
模仿的过程,其实也是检测的一种手段,起到了考试的作用。
----这是教学设计的妙处。
而根据目前的学习情况:大学生和职场前3年学员学习效果最佳,进入职场5--10年的30岁中年职场人,在学习我们课程中通常会质疑老师和课程,而这恰恰是自己的问题所在——学习通常讲空杯心态,请问你在学习之前是这样吗?既然是向别人学习,为何不谦虚一点呢?
Part3 如果你愿意虚心学习,那我们继续谈谈如何模仿?
模仿有两种,一种是同质化模仿,一种是创造性模仿(结合自身,取其精华),对于PPT学习,请先同质化!
如果过分的“创造性模仿”,或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模仿的步骤
1、分析现状 2、确定目标 3、以终为始,分析如何才能达到 4、行动起来
大部分人PPT模仿的形,而且是变形了。而真正的模仿是要将PPT分解成元素(文本、图片、多媒体等)、配色、字体、版式,一点一点的分解,拆!就像拆书一样。
PPT也是可以拆着学的!
这里推荐一位学员的“拆PPT文章”@赵大砖 拆《参与感》读书笔记PPT
而具体的套路,比如字体怎么拆?图片怎么拆?我觉得大家要先清楚一个误区,拆或者学习高手PPT的方法,不是去了解高手用了什么字体,用了什么图片,而是多想想:
1、为什么他用了这些字体/图片(基于什么样的场景分析)
2、这个字体适用于什么类型的PPT,是适合用在正文,还是只能用于标题呢?
3、如何将这些零散的技巧,变成自己的ppt制作素材库?灵感库?等等
最后带一句,还有一种情况:很多人的问题,其实在随后的课程就有讲到,但就早早的提问,这其实也是问题,我们其实也在课程学习说明说了,学习要常常讲要先通看一遍课程,再逐课学习。这些学习方法,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才能融会贯通,才能有所感悟。而在探索中学习,无知中寻找答案的过程,是学习的乐趣,很多人一有不会就问别人,甚至连百度一下都不去,其实已经丧失了学习的能力。
模仿是开始,创新不着急。
各位学员,请耐心的模仿吧!不要着急举一反三,学习,是举三反一。
————————————————————————————————————————
当然,很多人说,光模仿不是容易落人口舌,永远没有自己的风格吗?
其实回溯历史,模仿一直都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美德。在古代,完全照抄榜样,是学习的基础,受到人们的尊敬。古罗马时代,据说学徒们从背诵、临摹等,努力进行模仿训练。东阳的抄经也是一样。
——这段摘自《模仿的技术》一书,后浪出版(这本书着重谈了商业上的模仿,值得一看)
回归本原,为了学习而模仿,是为了根据目标提高自己的基本功!这一句,请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