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极度聪明的人?

最近粉上了公众号阿岚在做事的文章,里面关于如何辨别身边极度聪明的人,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所以今天想聊聊这个话题。其实一开始,我只是怀有猎奇的心态,想看看我这个自诩智商还算不错的人,在各种规则判断里面能占据几条,后面却被里面的文字深深地吸引。
“极度聪明的人,他们往往懂规则、识规律、总能快速洞悉事物的本质,且戒掉了情绪。这种人多少有些不合群,独来独往,更不喜欢过多无效的社交,逆人潮而动,他们不是缺乏合群的能力,而是主动选择独处。”
是啊,中国人固有的规劝,趋同从众总是充斥着我们的人生轨迹,似乎这种确定性才能给到我们所谓的安全感,你得融入群体,你得适应环境,以获取外界对你的正向反馈,以感知自身的外在社会价值。殊不知,很多时候,人总在喧闹的环境里带着,认知和智识是不可能生长的,你往外无限渴求的时候,其实得到的是来自于外界的塑形、是他人价值的糅合。本质上,人之所以变得不同,是主动去思考如何获得稳固的经验,去主动接近复杂和不确定,接着从无数的经历里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处事标准,最后安顿自己的内心,不至于在无常的世界里兵荒马乱。
最近我常在回顾自己职业生涯一直走过的路,从不断变换城市到不断调整职业岗位和工作内容,我很感叹自己一路披荆斩棘竟跨过那么多次舒适区,不断扩展自己的横向边界,像一个孤勇者,在一条无尽的道路上奔跑,最终在这磕磕绊绊的过程中,逐步认知到什么是自己已经触达的,获得了充分的自信和内心的笃定,同时,也逐步释然哪些是难以跨越阶级不可到达的地方,也逐步明白努力就会有回报这种信念不应该是盲目的,我得到了自洽与和解。平凡,其实就是人生的常态,其实也是最幸福的一种状态。
我想,我也在努力成为聪明的人,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是经历了无数次辛苦构建和自我推翻,一遍一遍理清脉络,梳理思路,最后才逐渐穿越繁琐,抽丝剥茧看到了本质。对待事情,我不再拘泥于表面,而是从底层逻辑出发,从动机和目的考量,从价值交换的必要性决策自己的行为,找到自身的内生动力,成为一个行为和目标逐渐趋同一致的人。
我们要学会从高维的视角去理解这个世界,不断迭代自己的认知,才能逐步构建一套属于自身的系统,从而获得精神自由。繁杂的大千世界,愿你我最终能打败琐碎、拆解拧巴、形成合力,穿越低谷,达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理想之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