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习一门写作课。
首先给我们灌输了普通人该掌握的赚钱思维,包括产品思维,冠军思维,升维思维,资本思维,风险思维这五个方面。
我就先说说产品思维。
01,首先产品要满足需求
产品不是靠品牌,也不是靠包装,而是它得有价值,能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
比如,我想要一个保温杯,至少它能保温,而不在于是什么样的品牌,也不是它的包装。
对我们个人而言,之所以我们能进某家单位上班,给你月薪,是因为我们对这家单位,能给它带来价值,带来利益,才会给我们薪酬。
一旦我们没有长进,且还未给单位创造其他有用的价值时,单位一定会辞退你,有时是委婉,有时比较直接。
有时更有甚者,不管你的背景或靠山有多牛,还是会不顾你的背景或靠山,因为你在这儿实在是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不辞你辞谁!
我有一个同事,是单位某位大领导的亲戚,通过说情,给了他一个岗位。
这位同事,以为他有一个亲戚领导,上班没那么上进,还经常依仗他的亲戚,对同事发发脾气,使唤同事,有时会无顾早退。
这不仅惹怒了他的同事,也使得他的直接领导不高兴,碍于他的亲戚不便说。但他心里默默收集他的“罪证”,只要有点风吹草动,他便会第一个指出来,毫不犹豫,毫不留情面,开除他。
果不其然,等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亲戚领导找同事有事,过来我们部门找他,可他早就下班了,下午才刚上班,他就开溜了。
亲戚找他时,也不到两点半。直接领导告别他,他早就走了,而且还经常这样,不说干活,他还经常拖我们部门的后腿。
这位亲戚领导面子也挂不住,当场说不要他了,我们部门领导巴不得这么说。
那位同事真的辞退了,我们部门领导不管是不是说着玩的,反正他亲戚领导是这么说的。
当你无用,没有多少价值可言时,单位不会没有理由地留住你,也不会因为你的靠山而给你留情面。没有用了,你就会被丢弃。
所以要想方设法让自己有用。
02,产品有价值才能有用
食品能给我们填饱肚子,获得能量;交通工具能让我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而且解放了我们的双腿;书籍能满足我们对知识的渴望。等等,产品要有价值才能被我们所用。
同样的,我们被一个单位录用,每月給我们一定的薪酬,就是因为我们有价值,值那个薪酬。
我们通过努力工作,通过一个一个的设计方案,通过一次一次地尝试,设计出领先于别单位的产品,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新产品,让单位有源源不断的新产品,能源源不断地创造新价值,给单位创造新价值。
我们有用了,就会在单位干得长久。
如果你安守本分,不思进取,时代在发展,单位也在进步,而你还在原地踏步,不能给单位创造价值,从而你就没用,没用了,辞退成了你最好的归宿。
03,如何让产品有价值
产品首要的是要有价值,有用才行。
那么,怎样才能让产品满足有用的条件?
就是精准解决用户的真实痛点,并通过差异化体验让用户愿意为此付费或留存。
1.需求端:挖掘真需求。避免自嗨式创新,通过用户调研、场景模拟,找到用户“必须解决但没人做好”的问题,比如外卖软件最初解决的“不想出门又想快速吃饭”的刚性需求。
2. 产品端:打造核心体验。围绕核心需求打磨“长板”,比如共享单车的“扫码即走”、降噪耳机的“极致降噪效果”,让用户在关键场景下觉得“用了就离不开”。
3. 价值端:传递独特价值。让用户清晰感知“你和别人不一样”,可以是功能差异(如手机的快充技术)、情感价值(如盲盒的收藏惊喜感),或成本优势。
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让我们成为单位不可替代的人物,只有你能干这活,或者你就比别人干得好。
我们要成为单位里的不可替代的那个“唯一”,不断精进自己,不断打磨自己,才不会单位被淘汰,不会被社会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