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释文:1,杨上善注:“此少阴经起自心中,何以然也?以其心神是五神之主,能自生脉,不因余处生脉来入,故自经出也。”但经脉所属却不在心中,而为心系。心系,意指心脏的系带,心脏与肺脾肝肾等各脏的相连接的组织。
2,上挟咽,咽指食管而言。食管与心脏解剖关系密切。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
释文:1,是动病强调的是诊断,所生病强调的是治疗。“噫干”并非真的咽干,应理解为心痛的伴随症状或前驱症状。此段描述了心绞痛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思路,而心不仅主血脉,还主神志,那么神志病症为什么没有出现在手少阴的病候当中?
《灵枢·经别》: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腋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
强调心经与心和喉咙(食管)的联系。强调心经经别浅出于面之外,成为心血上荣于面的理论依据。在目内眦与相表里的手太阳经相合。
《灵枢·经脉》: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取之去腕后一寸。别走太阳也。其实,则支隔;虚,则不能言。
此处络脉循行路线补充了心与舌本的联系,强调心的气血通于舌,成为心开窍于舌的理论基础。
“支隔”——胸膈间胀满,支撑不适。
《灵枢·经筋》:手少阴之经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后廉,上入腋,交太阴,伏乳里,结于胸中;循贲下系于脐。其病:内急,心承浮梁,下为肘网,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
释文:
1,本经经筋当于太阴经筋交于胸里,共同联系胸大肌与肋间内、外肌。
2,“循贲下系于脐”,一方面与太阴经、厥阴经经筋“合贲下”,又联系脐,与腹直肌有所关联。
3,伏梁,古病名,五积之一,为心之积,主要症状为积块起于脐上,上至心下,伏而不动,如屋之梁。
4,肘网,指上肢的筋有病,肘部牵制不舒。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如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释文:
1,关于心主、手厥阴、心包络的理解问题
本经名称明显与他经语序不同。心包络一词出现较晚,为后补。
在经络学说由十一脉向十二脉转化过程中,厥阴特指与阴器相联系的足厥阴,一直没有手厥阴的概念。心主一词,原指心。早期文献中更多记录和反应的是手心主与心的联系。但在十一脉向十二脉转化过程中,要与三阴三阳对应,以形成人体体表的对称划分标记模型,于是心主与心的概念逐渐划分,手厥阴更在手少阴的概念之外出现了。
2,心包络为心的替身。心包代心受邪。神志病症没有出现在手少阴经的病候当中,而是出现在了手厥阴的病候里。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释文:本经是动则病中无是为臂厥字样,为什么?
《灵枢·经脉》: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
《灵枢·经脉》: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两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取之两筋间也。
释文:“系于心包,络心系”,分别联系手少阴所属的心系及手厥阴所属的心包,实为强调手少阴经与手厥阴经的一致性。后文亦将心主血脉与心主神志功能并述于络脉病候中,其义亦同。
《灵枢·经脉》: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夹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贲。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及胸痛息贲。
息贲,古病名,为五积之一,属肺之积。症见胁下积块,气息上逆。
手三阴小结:手三阴经,从胸走手,建立了上肢内侧面与胸(心胸肺及胃部分功能)之间的联络关系。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中间。先内行线,接外行线。内行线与脏腑络属,外行线为有穴通路,由内出外的部位十分关键,为本经起始部位。阴经应脏,心包同心。经脉病候,主所属脏。手太阴主肺所生病,应肺之咳喘;手少阴主心所生病,应心之心痛;手厥阴主脉所生病,应心之心痛心悸与神志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