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拥有的从不珍惜,失去的永远最美。这话虽俗,却是人间至理,道尽了人心那点永远填不满的空虚。
我每每思及此,便想起城南那座老宅。青砖灰瓦,三十年来在风雨中默然伫立,墙面爬满藤蔓,有如岁月书写其上。昔年陈氏宴客时,门前车马络绎,灯火彻夜通明,笑语穿墙而出,洒满整条街巷。我年少时每过其门,必踌躇张望,见窗棂间人影晃动,听里面丝竹隐约,心想若能入内一坐,与诸君子共饮清茶,当不负此生。
多年后,我真得了机会进去整理旧籍。推门但见荒草没阶,蛛网横斜,厅堂空寂无人,唯有尘埃在斜阳中飞舞。架上书卷蒙尘,我随手抽出一册,指腹便印上灰迹。抚摸那些发黄的书脊,忽觉昔日向往,不过是一场自欺。那宅子原也只是寻常屋舍,梁柱虽粗,无非是木;砖石虽坚,终究是土。而我从前的渴慕,竟如朝露见日,转瞬消散。
西洋某哲人曾言:“我们追求某物,往往是追求追求本身。”诚哉斯言。人心之贪,不在于得,而在于求。所求愈难,其欲愈炽;所得愈易,其珍愈薄。
友人张君,嗜收藏成癖,半生寻觅一明代折扇。每每相聚,必说那扇骨如何精致,扇面如何风雅,仿佛天下珍品,唯此一物。他曾三下江南,五赴京师,耗资无数,就为寻得此扇。我们去他家吃茶,常见案上堆着各类图录,上面密布朱笔批注。去岁他终于在某拍卖会拍得此扇,设宴庆贺时,开匣的手都在颤抖。众人传观称赞,他满面红光,如登仙境。
不过月余再见,问起宝扇,他只淡淡道:“收着了,也就那样。”近来听说又在追寻宋代笔洗,故事重演,热情如初。我不禁莞尔:人心如此,得陇望蜀,永无餍足。
这般心性,于情爱之中更甚。少年时恋慕同窗某女子,觉她一笑一颦皆似画中人来。为之写诗数十首,夜夜徘徊其窗下,得一言则喜数日,失一眼则忧终朝。她用的墨水是蓝黑色的,我便也买同款;她发间别一枚浅蓝发卡,我便觉得天下蓝色皆可爱。二十年后再见,伊人已是寻常妇人,言谈无味,容颜渐老。归家翻出旧诗稿,自己也不免失笑——原来眷恋的从不是真人,而是自造的幻影。正如英国某才子道破:“人渴望得不到的东西,而非真正想要它们。”我们爱的从来是自己的欲望,不是欲望的对象。
失去之物,更常被回忆镀上金光。祖母有玉镯一枚,成色普通,她常嫌碍事,干活便褪下乱放。某日不慎摔碎,她倒舒口气:“总算省心了。”十年后却频频提起,说是娘家陪嫁珍品,如何温润通透,仿佛那玉镯昨日还在腕上发着光。碎玉被收在檀木匣中,她不时间取出摩挲,眼神怅惘。我暗想:若真完好如初,大抵仍会被搁置匣中,难得一见。失去之所以美丽,全因不能再得。
今人总怀旧时月色,觉得往昔一切皆美。记得少时夏夜无空调,全家挤在院中竹床上,热难成眠。蚊虫嗡嗡,蒲扇摇摇,身上黏腻,只盼有电扇便是天堂。如今空调常开,反怀念那些夜晚,说那时星特别亮,人特别亲,却忘了当时如何盼凉风。若真回去,怕仍是难熬的暑夜。我们所怀念的,从来不是真实的过去,而是经过记忆美化的幻象。
观此人性,未必全坏。正因永不知足,人类才不断前行。若不渴求未得之物,文明何以进步?若不遗憾已失之美,艺术何以诞生?骚动与追寻,本是生命节奏,是推动人世流转的暗力。
然智慧在于知此性而节此性。明白“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是本性使然,便可少些执念;明白“拥有的从不珍惜”是常态,便能有心珍惜当下;明白“失去的永远最美”是记忆作祟,便可少些无谓追悔。读古人“花开堪折直须折”之句,乃知他们早参透此理。
阳明先生言“心外无物”,一切得失美丑,皆在心中起伏。那宅院从未变,变的是我视角;那折扇从未神奇,神奇的是友人想象;那玉镯从未珍贵,珍贵的是祖母追加的回忆。万法唯识,境由心生,古人诚不我欺。
我常于黄昏沿河散步,见夕阳照水,金光粼粼。连看数日不觉特别,忙过几日再去看,竟觉美得惊心。其实夕阳每日皆落,河水长流,变的只是我的心境。心闲则景美,心忙则景逝,如此而已。
昨日再过老宅,见新主入驻,匠人凿石砌砖,叮当作响。不久这里又将灯火辉煌,成为他人向往之所。孩子们会扒着门缝窥探,想象里面的繁华。于我,它已回归本相——一座不错的宅子,如此而已。每个时代都有它的“老宅”,每个人都有的“折扇”,每颗心都藏着的“旧梦”。
人生如行雾中。远处的总神秘,身后的总美好,唯有脚下道路真实。智者不拒追求,但不为虚幻而追求;懂得珍惜,但不因将失才珍惜;可以怀念,但不因怀念贬损当下。这般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今人常念叨“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仿佛从前一切都好。其实从前现在,人心一般。每个时代都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每个时代都渴望什么。也许人性就是一座永动的钟摆,永远在得失间摇摆,永不停息。
暮色渐浓,我转身归家。路灯次第亮起,照亮前路。忽然明白,最美的不是已逝夕阳,不是未至明月,而是此刻脚下的光——它不够完美,但足够真实。而这真实,恰是所有哲人欲告诉我们,却总被我们忽视的真理。
人行世间,如舟行水上。渴求彼岸,忽略此岸;向往远方,轻视眼前。直至舟至彼岸,方知此岸亦是他人彼岸。不如安心当下,看两岸风景,度此刻光阴。如此,方不负这趟旅程。
今晨见院中石榴花开,红艳照眼。想起去岁结果时,总觉得来日方长,未曾细赏。今特意驻足,看那花瓣层层舒展,露珠晶莹剔透。原来美一直在那里,缺的只是一颗能见美的心。
人心如镜,镜明则万物现,镜昏则万象隐。得失之间,美丑之辨,皆系于此心明暗。欲得常乐,不在外求,而在内明。如此,则拥有的常新,失去的无憾,得不到的也不足扰心了。
但道理易明,实践却难。我辈凡人,终难免在得失间起伏。只愿能时常提醒自己:看脚下,惜当下。如此,便不负这有限光阴,无限风景。
人生如途,心途最难。愿我们都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明,越行越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