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当呼吸化为空气》有感 - 草稿

作者简介:                                                                  保罗·卡拉尼什 Paul Kalanithi,美国著名神经外科医生,作家。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2015年3月,37岁的保罗告别妻子和女儿,离开人世,留下遗作《当呼吸化作空气》   

        全世界只有百分之0.0012的人在36岁就患上肺癌,而保罗·卡拉尼什是其中之一。在得知自己不幸患上癌症之后,你会做什么?是嚎啕大哭,怪罪命运的不公;还是默然接受,等待不可知的死亡;或是完成自己最后的梦想,留些痕迹在这个世界。保罗36岁时面临这个问题时,做出了决定, 自此他开始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与人性。保罗在得知自己患了恶性肿瘤后,也有一段时间迷茫和不安,一方面他必须要面对自己即将死亡的事实,另一方面他想努力弄清楚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什么值得或支撑他活下去。医生和病人双重的身份,让他有种撕裂感。

        弃文从医。我很容易想起中国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鲁迅,他们正好相反但我觉得文与医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就像医可以治愈人的身体,而文可以治愈人的心灵。鲁迅迫切的想改变中国人的旧思想,所以他选择了文;而保罗想探清生命的真谛,所以他选择了医。而在保罗患病之后,他又选择用最初的文,写下这些文字,我很庆幸他这样选择,实在是治愈了我的内心。本书上半部“当我身体强健时”写了他早年的一些经历,在他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时,命运就给他开了这个玩笑。他虽没有有意透露,不过我在他的文字中还是能感受到他的不甘与无奈。最终他的心愿,我想在那句“我准备好了”之后,就已经实现了。

我将死去,但仍将前行。

        这本书令人心碎,亦极致美好。英年早逝的卡拉尼什的这部回忆录告诉我们,关于如何“生存”,“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