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超长的,宅在家的假期你过得怎么样?如果让你写出最近72小时具体都做了什么?你能写得出来吗?
很多人每逢长期不出门的话,都希望可以好好利用,有所收获。可是长期结束之时,回想时却如同患了失忆症,不但原本计划的事根本没做,而且连这些天到底是怎么度过的都想不起来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不擅于“时间管理”。
今天早上,我利用半小时读了一本时间管理的书。这本书是书画结合的形式,而且绘画水平非常大众,所以读起来很轻松、很亲切,更重要的是它居然干货很多,让人收获很大。
这本书的作者吉姆·兰德尔是一个企业家,他学习和研究“成功”这一主题长达30年,而本书是作者阅读过100本/篇“时间管理”的书和文章之后的总结。
正如作者所说,当你把“时间管理”作为一个主题集中阅读时,就会发现很多内容都是重合的,太浪费时间。于是他索性把“时间管理”这个主题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在去重取精之后,就形成了一本书。想全面了解时间管理有关问题的朋友,直接阅读本书就好。它又好读又好懂,短小精悍,干货满满。
这本书就是:《时间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时》。
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培养你的时间意识,第二部分则是时间管理的具体方法。
培养时间意识
为什么人们连离自己最近的72小时之内具体做了什么都记不住呢?因为缺乏时间意识——除了几件重要的事情之外,很多人都很困惑:时间到底都去哪儿了?
而这些你在无意识当中花掉的时间就是被你浪费的时间,所以只要你能意识到这一点,就能大幅减少时间的浪费。
那么如何提高对时间的意识呢?办法就是记录。
关于做时间记录,学习时间管理的人都知道那本书:《奇特的一生》。这本书的作者柳比歇夫坚持56年,每天详细记录自己的时间日志,精确到分钟。然后每到一个周期就进行统计总结,用以指导今后的生活,实现高效地时间管理。
这种方法我也尝试过,坦率地说:根本坚持不下来,哪怕一周。原因是精确到分钟,其实就等于做所有的事情都要计时。但真的忙碌起来以后,早把计时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等到晚上统一回忆时,就会发现很多时间空白。
但我并没有因此放弃这种方法。虽然无法做到全天记录,但是至少可以做某个时间段内的记录,尤其是那些你可以掌想要有效利用,却常常被浪费的时间段。比如:晚上下班后到睡前的时间,或者早上醒来到上班前的时间。
无需坚持太久,只要7天,你就会发现每天被自己无意识浪费的时间竟然那么多——那些你很随意去做的事就是你浪费时间的真正凶手,比如刷朋友圈、闲聊天、看视频等等。
了解了是哪些事情浪费了你的时间之后,就可以在进行时间管理时,有意识的压缩做这些事的时间,从而减少浪费。
经典的时间管理的方法
增强了对时间的意识,了解了自己时间花费上的特点,之后就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时间管理了。最经典的时间管理方法无非以下几种:
1、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的主要方法就是列清单。
但是只是把任务简单罗列,然后按照随意的顺序去做,还是无法做到时间管理。我们需要把任务通过四象限进行梳理,具体如下:
把你的任务清单分别放在四象限当中,然后进行选择。
2、学会选择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虽然每天都非常忙碌,却毫无成就感。为什么?
因为我们常常会优先去做最紧急的事情,而没有去想它的重要性。这样日子久了,就会疲于应付,感到很被动,而且在你心中最重要的事却一直没做。
因此为了使你的计划真正能够帮你合理利用时间,一定要学会选择。对于已经分配在四象限里的事情,最好的执行顺序是:
重要且紧急的事——重要不紧急的事——紧急不重要的事——不紧急不重要的事
在这个顺序当中,最需要注意的是重要不紧急的事,因为它常常被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所取代。
为了培养良好的选择能力,要牢记这个原则,行动前先做判断,不要跟着感觉走。
3、战胜拖延
拖延是时间管理的大敌。
很多人列了计划,也分清了轻重缓急,但是执行力不够,拦路虎就是拖延。关于如何战胜拖延,书中给出了几个方法:
1)把目标写成小卡片带在身边,随时翻看可以督促自己。
2)把大任务分成小块,减少行动难度。
3)培养反拖延条件反射。
每当自己犯懒时,其实都能意识到,只不过没有加以自控。现在尝试在意识到这种状态时,马上行动。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培养出反拖延的条件反射。
4)做好灵感笔记。
每当有想法而不能马上实行时,可以先记下来。这样既可以减少内心的压力,同时也便于今后有机会时,把它变成行动。
4、番茄工作法
由于每个人的时间都是24小时,所以有人提出时间根本无法管理,要想实现高效利用时间,其实需要管理的是自己的精力。
而提到精力管理,自然绕不开番茄工作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人脑的规律告诉我们:为了高效工作一定要保持专注,而分时段通过工作、休息,再工作、再休息的节奏,可以使大脑更好地保持专注,高效地完成工作。
关于番茄工作法,很多人简单的把它理解成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
关于25分钟的专注:
但实际上关于专注的时长,每个人可以根据个体差异,以及所从事工作的差异去摸索,比如有的人适合25分钟专注,有的人适合45分钟专注;读书或者构思也许25分钟已经足够,但是如果写作也许连续专注45分钟到一个小时更适合。
关于5分钟的休息:
至于5分钟的休息也有规则:不能刷手机、不能玩游戏,不能回邮件。因为这些事情还是对大脑有所消耗,而且很可能一旦开始就突破5分钟的时限。
有效的休息包括喝水、上厕所、眺望远方、做几个伸展的动作等。 冥想是休息时的最佳选择,因为它可以很好的调整大脑的波动,而且简单易行。
总之,忙碌并不等于高效。整天被紧急的事情牵着鼻子走的忙碌多数是以牺牲了有效性为代价的,因此做好时间管理才能实现时间的有效利用。
《时间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时》这本图文结合的小册子简单易读,而且不乏幽默。书中除了前面所提到的这些经典方法,还介绍了很多小窍门,比如“吃掉青蛙”的理论,如何利用碎片时间的方法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推荐你也花上一个小时去读一下,然后在这个不得不“家里蹲”的鼠年春节,做一份全新的时间表,在假期里开始时间管理,安排好什么时间娱乐,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休息,通过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培养出劳逸结合的好习惯,在疫情过后,用更好的自己去迎接全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