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文章请移步公从号:“人性捕手” ,直击人性深处,探究伦理道德!
随着北半球进入冬季,大家对第二波疫情的担心也随之而来。
大连、青岛、上海、天津等地出现散发病例,离我们远去的病毒正在悄然回归,这时一个词出现在我们面前——冷链!
国外的病毒肆虐,我们已经很好的控制住了人口的流动,可是冷链物流却成了病毒的“特快专递”,冲击着我们来之不易的防疫效果。
那么,为什么国家不禁止进口冷链,确保国内绝对安全呢?
1
我们先来说说冷链是什么?
“它是指某些食品原料、经过加工的食品或半成品、特殊的生物制品和药品在经过收购、加工、灭活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使用过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特定低温环境下,减少损耗,防止污染和变质,以保证产品食品安全、生物安全、药品安全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那么中国的冷链市场有多大呢?
2017-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年复合增长率为17.5%,2019年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3391亿元,同比增长17.5%。
可以看出,截止2019年疫情前,中国冷链物流在逐年增长,体量达到了3391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
2019年国防开支是11899亿元,相当于近三分之一的国防开支!
2
我国是一个肉类进口大国,进口肉类构成了国民食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各类肉进口总量484.1万吨,水产品进口量626.5万吨。今年受疫情影响,为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价格,我国进口肉类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1至6月,我国肉类(包括杂碎)进口475万吨,相比上年同期增幅达73.5%。换句话说,上半年我国的肉类进口量已经超过2019年全年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教授王亚星在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一些产品是中国没有的品种,或虽然有但不能满足市场,属于刚性需求,必须通过进口来满足。”
以猪肉为例,国内猪肉产能本来就缺,便宜的都是进口的 ,看看现在猪肉的价格,冷链能关么?之前的猪肉涨价带动了你身边多少东西涨价的,再加上进口更多的其他肉类,关系太大了。
3
退一万步讲,真的禁止了冷链就真的安全了吗?
不要太天真了,记住我们已经到了寒冬,所有的室外物流全部变成了“冷链”!
不信?
前几天上海市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两例本地病例感染源初步锁定来自一个美地区运返回沪的航空集装器!
所以,加强自身防护、消除麻痹大意的思想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
4
我们对于外部病毒的入侵也不是束手无策、坐以待毙,我们的国家当然不会!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要求
“从业人员要加强日常防护,加强健康监测,加强核酸的主动筛查。在上岗前一定要佩戴好工作衣帽,戴好一次性医用口罩、手套,而且必要的时候还要戴护目镜和面屏,并定期的核酸筛查。”
山河同悲 铭记历史,从没有什么岁月静好, 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缅怀逝者,致敬英雄,感谢伟大祖国,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