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那么多时间 竟然学到的是假知识
☽ 王 瑞
图 | 堆糖
1
之前曾经看过一则新闻,说四川绵阳有一位同学,考到了清华,但是因为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他回来参加高考,又考到到北大。有评论说:对于他来说,退回来容易,而要接受新鲜知识,却苦难重重。他惊人的考试能力与孱弱的适应能力之间的反差,让人震惊。
其实不仅仅是考霸考试能力和学习能力不成正比,好像我们也是,只是没有对比的如此强烈,也就少了那份惊人的感受,最简单就是,我们常会说的那个笑话,高中大学学的知识早都还给老师了。
就拿我来说,我觉得对我最有意义的一节课,是小学时的一堂劳作课。老师让我们每人带一块儿布,针线和几个纽扣,在课堂上教我们怎么把扣子钉起来。可以钉成加号的、等号的、乘号的、还能钉成小伞、小树的。就这么一节课学的知识,我记忆最深刻,现在都能钉出一个漂亮的扣子。
为什么知识容易忘掉?因为用不到,而钉扣子的知识我用了十几年,到现在仍旧记忆深刻。小陈也是,姥爷教他缝东西之后,他动手几次,现在缝的像模像样,我都想表扬一下。
2
前几天写了关于读书的文章,说了我很推崇的精读的阅读方式。最近看到我非常喜欢的作家陈丹燕把精读做到了极致,因为她把读书变成了旅行。去年夏天她精读的对象是但丁,于是她就带着但丁的《神曲》去了但丁书中写过的地方。
《地狱篇》的城堡她去住,还有还去托斯卡纳但丁被流放的地方,去但丁帮弗洛伦萨打仗时住过的地方……她觉得自己没有看懂《神曲》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哲学,宗教背景。所以她去修道院,和修士谈话,一点点探索宗教中为神的世界搭建起来的结构。
今年五月,她要根据莎士比亚十二部剧目中的地点,探访莎士比亚去过的地方。之前有个美国律师花了二十年的时间,考证了莎翁笔下的每一个地方,根据这位律师的研究,剧中提到的树林都是真的,地理位置非常清晰,而且连朱丽叶发现罗密欧的“尸体”是从家到教堂的路都是真的……陈丹燕对此充满了好奇。
陈丹燕说,每一次探寻之前她都会做几个月的功课,从路线到如何探访都做了细密的计划。我想这样的阅读,这样的学习,无论是谁一定会对那些学到的知识,终生难忘。
3
其实这样的想法,不只是我一个人有的。最近我在读到到布鲁姆分类学中有个关于“学习金字塔”的研究时,我发现了学习和知识之间的更直观的关系。研究显示:被动学习的信息留存率,最高仅有30%,主动学习的信息留存率最高则可达到90%。
你可能会说,我是主动学习的,我主动报了很多班、读了很多书、很多讲座。而事实是:“无论是阅读、看视频、听演讲,都属于被动学习,如果这些知识不曾被提取,你得到的知识属于无效,过不了几天就会忘光。而且被动学习状态下,存入信息越容易,日后越难被大脑提取。”也就是你从书本上,或者其他地方学习到的东西,或者那些精细化的知识,就像被咀嚼过的食物,永远不能给你真正的养分。
“而讨论、实践、教授知识给他人,属于主动学习,哪怕只是跟朋友讨论刚学到的知识,也可以将50%的知识量留在脑中。如果传授给他人,可以将90%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最近我还在聊天的时候说,现在真的是一个越来越容易获取知识的时代,只要感兴趣,不用付太多的钱,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知识。
可是,知识到底是否增加,并不是看你学了多少,而是看能用到多少,如果没有使用,我们看到的,学习到的一切,可能都是假知识。真正能获得知识的方法是这样的,哪怕你读的很少,去讨论,去理解,去应用,这样才能让知识内化成你的知识,而不是谁都看到的文字或者谁都听到的讲座。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现在还应该加一点,把知识你学的知识,应用到你的生活里,让它们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属于你。
-作者-
王瑞,作者、主播。一个声音温暖又好文四溅的姑娘(其实已经是孩儿他妈)。为梦想工作、为爱生活,每天带娃、读书、写文、录音、制作、观察自然……周而复始,却越忙越快活。在我心底,在远离城市的大海深处,有一座浅岛,开满繁花、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