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和朋友在微信上聊天的时候,朋友悲观地说到“关于梦想,我现在想想都害怕,甚至是恐惧。”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在逐梦的这条路上,他已经失败了五十多次,每一次都信心满满地去做同一件事情,换取的还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伤心失落。
每一次失败过后他都会咬牙切齿地对自己狠狠地说到,“差一点点,肯定只差一次就能成功,只需在坚持一次就好”,然而,等他重振信心重头再来一次之后,还是和起初一样,并没有什么成效,等待他的结果依旧是失败。他除了收获了满满的挫败感,还收获了诸多的失落与叹息,甚至是焦虑和怀疑。
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打击,为梦执着的他心底积压了太多期盼与失落,慌了,甚至感到有些迷茫。他不知自己当初选择的这条路是对是错,他有了想要逃避的意思,因为被伤害了五十多次,心里早已有了些许麻木之意,也有了不想坚持下去的理由。
我知道你怕,我又何尝不是,但怕真的有用吗?没有,真的没有什么卵用,该面对的还是得继续面对,生活还得继续。
02
他问我此时的他该怎么办,是放弃还是继续,我没有急着回复他,而是给他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四年之前,有一个为梦执着的少年,每天利用空闲时间坚持做同一件事情,在这期间,他已经被失败打击了六百多次,他也怀疑过自己的选择是否错误,也伤心痛苦过,很多次独自一人蜷缩在孤独的角落默默哭泣,甚至曾经一度的想要放弃。
然而,直到四年后的今天,少年在这件事上依旧一无所获,但他依旧坚持着利用业余时间将这件事情做下去。虽然每一次的信心满满都会被早已司空见惯的失败击得粉碎,每一次都会有失落与叹息,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持下去。
因为他坚信,看不到希望的花朵,更要努力地去吸收养分,成功并不是与生俱来,经不起失败的摧残,就一定见不到希望的曙光。失败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败麻木的心就此一跌不振。这个少年是谁?不是别人,正是我自己。
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情四年,失败六百多次,依旧还保持着当初的激情与动力(这件事情是什么,我得保密)。要说不痛苦是假,不伤心失落是假,不想逃避也是假。但是做与不做完全是两个概念,坚持做下去还有成功的可能,选择半途而废就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选择坚持最后的哪怕是没有任何的结果,也并非一无所获,起码还能收获一种体验与锻造自己的抗挫能力,何乐而不为?
所以,无论经受了多少关于失败的打击,梦想还是要有的,有梦想就得付诸行动啊,一往无前,万一实现了呢!你说是吧。
03
世界著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都与他的发明息息相关,如果实在不熟悉他,可以看看我们头顶的电等,他就是电灯的发明者。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时可谓历经磨炼,做了一千五百多次实验都没有找到适合做电灯灯丝的材料,也就是说发明电灯他失败了一千五百多次。一千五百多次是个多么庞大的数字,需要多大的毅力,需要多大的动力,想想都有些害怕。
在发明电灯的时候,有人嘲笑他说:“爱迪生先生,你已经失败了一千五百多次了。”言外之意也就是说“爱迪生先生,别胡乱折腾了,折腾了这么久也没整个名堂出来”。爱迪生回答说:“不,我没有失败,我的成就是发现一千五百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电灯的灯丝。”
你瞧瞧,发明家不愧为发明家,心态是如此的乐观,如此地积极向上,面对嘲讽坦然面对,面对失败一笑了之。虽然失败了一千五百多次,但每一次的失败都有收获,正如他所说,他的成就就是发现了一千五百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电灯的灯丝,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成功。可他的收获就这一样么?远远不止,还有精神与毅力。
要是当初的爱迪生因为害怕失败而选择了放弃或者逃避,电灯这么大一项伟大的发明也不会出自他之手,也不会为世界做出杰出的贡献,世人也不会如此深刻的铭记。
成功从来没有捷径可言,那些真正成功的人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烙下的人,他们也许会经历很多的挫折与磨炼,失败与打击,但在逐梦的路上,无论多苦,多累都不会选择放弃。因为他们心中有梦,脚下有方向,所以不会迷路,也不会迷茫,更不会选择放弃。即使最后等待他们的不是成功,也会无所畏惧地追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