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立日心之文(一):过生日了,吃什么?

        过生日了,吃点什么?好酒好菜、奶油蛋糕、麻辣火锅,或是妈妈做的一碗面?中国人就得以食为天。可是中华文明自古就有“生日少食一餐,以思父母养育之恩”的传统,如今已鲜有人知了吧?

      中国人成年之后,每过生日必少食一餐的习俗,是用来感念父母养育之恩,更是向下一代传承节俭持家的美德。通过文献检索,这种习惯可溯源至商周时期。

      1、《周易》蒙卦六二,原文:蒙于酒食,因生不举,贞吉。译文:在酒席上流连等待,却因生日而不食正餐,征兆吉祥(注意:这里的“不举”,是不吃正餐,而不是那个意思)。

    2、《礼记·祭义》: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君子有终身之思,诞日之减食也。可见古代君子终生遵循生日减食的习惯。

    3、历代的文人墨客,在文章作品中也留下了诸多线索。

    陆游写到:停箸思吾老,鬓霜不胜骚。 唐朝宰相李林甫听说同僚生日了,就说:“闻有停食之庆”。宋代苏轼也有:甚欲去为汤饼客,唯思父母止玉箸。

      宋灭亡后,崖山之后无中华。生日减食的传统就慢慢被遗忘了,不光这个,被遗忘的东西多了去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