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铸魂: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

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政治标准为导向,加强全方位培养,完善考核评价机制,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加强全方位培养,提升干部综合能力

加强干部的思想淬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 “钙”,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 “总开关” 问题。强化政治历练,让干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践中,增强政治意识和政治信念,提高政治洞察力和敏锐度,提升政治能力。注重实践锻炼,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重点项目中经受磨炼,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专业训练,根据干部的岗位需求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养,使干部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和产业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党组织设置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我们要根据地域分布、行业特点、党员数量等因素,灵活调整和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在农村,按照产业发展、村民小组等划分党支部或党小组,推动党组织向产业链、农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领域延伸,实现党组织与农村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如在一些特色农产品种植区,成立产业党支部,组织党员带头发展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在城市社区,根据网格、楼栋或者功能型社团来设立党组织,构建 “社区党委 - 网格党支部 - 楼栋党小组 - 党员中心户” 的组织架构,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同时,要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针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共建等方式,做到应建尽建。建立健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党组织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促进协同发展

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三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教育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完善人才政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完善人才政策,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制定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为引进人才提供优惠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例如,提供住房补贴、科研启动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国内优秀人才回流。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通过培训、进修、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完善人才使用机制,做到人岗相适、才尽其用,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对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奖励,提高人才的待遇和地位,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

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推动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以坚定的政治信念、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引领着各项工作不断前进。健全的组织体系则是党的事业的坚实根基,它将党的力量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为干部队伍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也为教育科技人才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而教育科技人才的协同发展,为干部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和人才支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