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听了一会儿《小王子》,终于明白这本书为什么深受大众喜欢,它以小孩子的视角探寻了大人的世界。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人在“我”六岁的时候就打破了“我”做画家的梦想,而让“我”专心学语文、数学、化学等等。
这让我联想到了经常刷到的剧。有几个电视剧突出的就是这样一个社会现象:父母总是在你不大的时候就给你报非常多的补习班,你一天到晚除了要学习之外,还得上各种的补习班,要学钢琴、要学奥数;你的成绩只要没有达到第一就不算好,拿到了班级第一,却不是年级第一,也不算好;父母总是会将你与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每一天对你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看看那谁谁谁家的小孩儿,他会像你这样吗?那谁谁谁家的小孩又考了年级第一;父母说什么你就必须做什么,他们总是把你的人生安排的满满的,而你哪怕非常疲惫,也不可以有任何抱怨,更不可以反抗,因为你的父母总是对你说这样一句话,爸爸妈妈都是为了你好。
仅此一句,爸爸妈妈都是为了你好,你就说不出话了。
一句“爸爸妈妈都是为了你好”,禁锢了多少人的童年?
你看看,这就是社会的现状。
很多父母只有当悲剧出现的时候,才会明白自己的不对,才会开始自责,可是那个时候又有什么用呢?失去的可能否挽回?
还有一个现状就是,刷到这种视频的永远都是孩子,父母似乎永远刷不到这种视频,所以尽管有那么多剧都在告诉父母,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紧,但是父母永远不知悔改。
当然我这里要说的是一个社会的现象,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这样,还是有非常多的父母是理解自己的孩子的。
比如我的父母,他们就不会过紧的逼迫我,在我很小的时候,他们也曾经对我说过,你看谁谁家的小孩儿多么孝顺,多么听话,但是除此之外,他们并没有说过多的话,也没有让我一定要学奥数。而随着我慢慢的长大,他们就不再说这样的话了,而是换成了你吃了吗?最近过得怎么样?钱还够用吗?
问题如此普通,但是每一句都会让我觉得尽管我身在很远的地方,但是心底仍然充满了来自家的温暖。家的温暖就是普通的,平凡的,但是足以动人心弦的。
再说说小王子去过的各种星球,星球上的各种人,国王、虚伪的人、爱喝酒的人、商人、盏灯的人、地理学家等。听到了这里,我已经能大致想象到他们在社会中对应的身份,以及他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我想尽管这是一本儿童读物,但是它真的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尤其是我们这些成年人。
你想想你的身份,在《小王子》里对应的人物,看看他们的世界,再想想你的世界,是否就是他们那样。如果是,也许你该好好思考思考,自己做的这些于自己而言是否有意义。
这本书我还没有听完,再往听下去的以后,我再跟大家分享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