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贬谪

        斜枝留不住绿叶。是深秋了,该枯黄的枯黄,该飘摇的飘摇。欲落又止的是在进行最后的喘息……

        早在一千年的秋,达观的刘禹锡也随着参与了对国家财政的管理。那段漫长而并不碌碌无为的时间里,刘禹锡政治热情极为高涨,总是情意激昂,和柳宗元一道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当然,“二王刘柳”集团也在短短的执政期间采取了不少具有进步意义的措施,却不幸由于突然改革,而触犯了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很快宣告失败。他就这样和好朋友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贬为远洲刺史,又贬为远州司马。

        他走了,走了,带着那颗初心未变的心离开了,永久告别了洛阳——他的家乡。朝着陌生的世界奔去,一切了然于他的心。那突如其来的贬谪对于众人来说都会是最大的风雨的港湾,而从刘禹锡眼睛里,却怎么也看不出该有的暗伤,如昔日一样,眼里总会透露出令人憧憬的刚毅,总不会低头,倒是一个漂亮的转身。

        离去时,正执深秋,山野的秋水淙淙声使人听了很快便开始感伤,他还是那么有志气,面对狠狠的打击并无丝丝退缩,并没有为此消沉下去。他知晓,这是下一个路口的起点,因为出发的地方总是雨水充盈,一村菊香的。他已被风吹醒,生命的形式随风云变幻,依旧在高处和远方。

        抵达了朗州,他很怡悦。即使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往往面对秋景而伤感,他却觉得秋天完全可以胜过春天的旖旎。午后,正执艳阳高照,他顷刻间情意激昂,豪放地写下“秋词”两大字,接着,其余的二十八字也缓缓地呈现在笔尖下的墨纸上: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受到贬谪的刘禹锡,世间便少了一首好诗,少了豪情壮迈的秋,也少了人们对秋的另一种格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