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一个词特别火,叫做斜杠青年。对于斜杠青年的定义,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个概念一出来,无数人的内心开始躁动,绞尽脑汁的挖掘自己身上的斜杠成分,以冠上斜杠青年名称为荣,可是我想请问,斜杠青年真的都是很优秀的人吗?
我加入了一个读书群,有一天,群里讨论起了斜杠青年,讨论过程中,有好几个人都表示了对斜杠青年这个称号的向往。这时,只见一个经常在群里做分享的女生发了一句话,“我认识好些斜杠青年,主业都是没怎么做好,就敢出来招摇撞骗,为别人解惑。”她的话一下子在群里引起了好几个人的共鸣,而这几个人正是在群里比较有代表性的主业做的很好,副业做的不差,甚至副业做的比主业更好的人。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兴趣越多越好,特长越多越好,跨界跨的越大约好,似乎多就代表着好。但这些人往往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数量是很重要,但是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别人关注你,不是看你学的多多,而是看你学的多好,做得多好。还有很多人,天天吼着“年轻就是要试错”用来作为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精,做事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借口。没错,年轻人确实要试错,确实要通过不断地尝试来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但是,年轻和试错不是你拿来为自己做事情不认真,不负责任,不专注的借口。我喜欢的作者特立独行的猫曾说过“20岁玩玩可以,30+要的就是行业深度,现在不缺啥都知道点的人,专才太难得。”
特立独行的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曾经在全球顶级的公关公司工作,但同时,她挖掘自己身上的特点,利用晚上下班后的时间写作,7年多的时间,从未间断,现在已经成为了有名的作家。她也没有像某些人那样,在写作领域有好的发展后就辞掉自己的工作,而是选择留在公司努力工作,边工作边写作,工作副业两手抓,没有耽误任何一个方面。直到结婚生子,她才选择辞职离开,但此时她在写作上得到的成就及资源已经足够让她生活的非常好。在别人眼里,她可以算是斜杠青年了吧,工作做得不错,副业写作也搞得红红火火。但是她说她从不以称自己为斜杠青年为荣,她认为她是一个很专注的人。
曾经听别人说过一个“T”字发展理念。一个人最好的发展模式是找到一个点,深入下去,深入到一定程度,即大多数人所不能企及的程度,再转变方向,向其他方向发展。这样,即使在新的领域遇到问题,也不会被轻易打倒,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有一项能够让自己生活得很好的技能,有了强大的实力跟资源,不会担心失败后没有重新再来的机会。你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做自己以前想做却没有能力做的事情,而且这个时候跨界你成功的几率也非常大。
“主业做好了,能力就迁移出来了”这是读书群一个小伙伴说过的话,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一个人,如果他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不好,你还能指望他做好其它事情吗?不要拿某些人和某些事抬杠,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这就是事实。所以对于那些自称斜杠青年的人,不要去听他的吹嘘,先看看他有没有在某个领域做到足够让自己活得很好,做到中流砥柱,如果没有,离他远点。我想仅把这点拿来作为判断那些自称斜杠青年的人是否真正斜杠的依据,是可以扯下一大群人的假面具吧。
谈斜杠前,先看看自己有没有斜杠的资本,谈跨界前,先想想自己在某方面是否足够牛逼,毕竟这世界从来就不缺什么都懂点的人。想跨界,想成为斜杠青年,先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然一切都是白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