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2周年,肆虐中华大地的“自然灾害”愈演愈烈,饿死人的惨剧时有发生。这一年,中国政府为了巩固解放西藏的胜利果实,也为了更有效地联通邻国尼泊尔王国,当年与尼泊尔合建连接西藏首府拉萨至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中尼公路。
中尼公路修建耗时三年,竣工后成为西藏当时乃至现在唯一一条通往国外的公路。它所途径的聂拉木县(海拔4000米),其藏语意为“地狱之路”,地质条件极其恶劣;中尼交界的樟木镇(海拔2300米),古称“塔觉嘎布”,藏语意为“邻近的口岸”,樟木口岸是西藏目前唯一与周边国家连通的陆路口岸。因其狭险,可谓“地狱之门”。
随着中尼公路的通行运营,在奔腾河水和密林掩映下,两国公路交界处的“波曲河桥”逐渐繁忙起来,因它特殊的建造意义被两国冠名“中尼友谊桥”。该桥为钢筋混凝土空腹式拱桥,长45米,宽约8米,桥身两侧筑有低矮护栏,桥面海拔1800米。该桥为我国318国道西端起点,东向前行可到达上海,西向前行可到达加德满都。
友谊桥的修建,极大地加快了边境口岸的繁荣与发展。尤其改革开放以来,跨境贸易迅速发展。中国一侧在樟木镇搞集疏的浙江、四川、西藏、青海商人们将国内商品源源不断输入尼泊尔,尼泊尔一侧的尼泊尔、印度商人们也在把印度次大陆的特产整车销往中国。边境贸易极其繁华之下,造就了一批批先富和后富起来的人,他们满怀着人生的热梦,往来于这座赋予深刻意义的“幸运桥梁”,希冀通过辛勤劳动获取财富。
哀号。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距离加德满都仅120公里的樟木口岸未能幸免,房屋成片损毁倒塌,民众死伤惨重,军民紧急撤离。唯此桥屹立于斯,眼观救死扶伤,身受地动山摇……
媒体报导“友谊桥为了顺利转移受灾群众以及灾区救援发挥了重大作用”。面对如此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唯有默默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