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今天,就让我们看透皮相的光鲜,抵达真正的善良与优雅。
陈道明曾经写过一段话:我希望你再忙,也要有时间读书和学习。韶光易逝,刹那芳华,皮相给你的充其量只是数年的光鲜,但除此之外,你更需要的是你在一生中都能源源不断给你带来优雅和安宁的力量。不少演员费尽周折地美化自己的样子,我却宁可你花更多的时间来涵养你的才情。
今天,作者大人想带你看看那些隐藏在娱乐圈中,活得优雅又肆意的人生。我希望你能看到最后。
一、跌落人间的天使
提到江一燕,你会想到什么?是《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里温婉恬静的周蒙,还是《南京!南京!》里勇敢的江香君。
就是这样一位聚光灯下的明星,被镜头时时刻刻的记录着,你可能不会把她同山区里支教的志愿者联系起来,但她已经低调地在广西山区支教长达九年之久,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小江老师”,并成立了民间公益组织“爬行者”。
2006年,因为要拍一部文艺片,江一燕来到特别贫困的广西山区,虽然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但眼前的景象还是让她傻了眼。山区的人们过着贫瘠而原始的生活,人们靠天吃饭,五岁的孩子需要照顾三岁的弟弟妹妹,去背石头。但也正是由于这次经历,她感受到了这里的孩子们的能量,他们就像石头缝里的小草一样,一出生就要学会自己努力地寻找阳光,而不是等待别人给予他。
她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被打开了,她决定做一名支教志愿者,帮助这些孩子们,一年一年的去看望这些孩子。只为在他们的心里播下一颗爱的种子,给这些孩子带去一份希望,一份正能量。
在大山里,她不施粉黛,素颜素衣,和这些留守的孩子们,一起上课、游戏、洗漱、吃饭、抱着吉他唱歌,在炎热的夏天给孩子们排练舞蹈,直到嗓子哑的说不出一句话。她给孩子们上过体育课、音乐课、生理卫生课、朗读课,还有手工课,她称自己为最笨的手工老师,但她却愿意为孩子们通宵一晚上,只为做出一个像样的手工作品。
就像她说得“我们可能走得很慢,但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奋力爬,积少成多,至少会改变这一代的孩子,这一片的孩子,他们会有不一样的成长”,这就是她成立爬行者的初衷,最真诚的东西一定是对人的影响最深。
江一燕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的爱得到了回报,山区里的孩子褪去了羞涩,变得更加勇敢,更加活泼开朗。甚至在元旦晚会的时候,这些原本害羞地不敢说话的孩子,会自己排小品,举行合唱。这就是爱的伟大之处,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成长,或许孩子们的人生轨迹也会就此改变。
其实一个人在播种爱的时候,她自己也会沐浴在爱之中。
纯粹,是江一燕理想中与这世界相处的方式,分享爱,感受爱,则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用心爱世界的人一定会被整个世界温暖相拥,她用她的光芒温暖了山区里的每一个孩子,更温暖了每一个她爱的和爱她的人。
江一燕,除了做演员,她还有很多不同的身份,拍照拿过《国家地理》的摄影奖,做公益支教入选过《感动中国》候选人,写过书,也拍过电影,生活多彩的不可思议。这个眼睛带笑的女孩,就像遗落在人间的天使。纯净又赋有才情,希望你继续涵养你的才情,带给更多的人爱与温暖,
=F�_�0
二、一世峥嵘,半世名伶
“我要么不嫁,要嫁就嫁一个跺脚乱颤,天上掉灰的人”,民国奇女子——孟小冬,纵使半世峥嵘,她也清绝凛冽,不落凡尘,一身傲气演绎东皇一生。
“扮相俊秀,嗓音宽亮,不带雌音,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势”,当时年仅十四岁的孟小冬已经取得这样不俗的成绩,背后的不易可想而知,除了天分,离不开她咬牙的坚持和努力。可是这还没有完,这个冰雪聪明的女孩,为了谋求开拓一片新天地,毅然离开上海,独自北上拜师学艺。除了平常的演出外,她先后向陈秀华、陈彦衡、苏少卿等前辈请教学艺,随着见识的增多,理解也就越深,最终她决定投身余派即新谭派,她认为余派艺术不仅在唱念做表方面表达的细腻深刻,绝非其他派别所能望其项背,更能藏险妙于平淡,这一点为她所爱。
于是乎,对余派心仪已久的她下定决心要找机会拜余叔岩为师,几经波折,立雪余门,经过漫长的等待,孟小冬终于夙愿得偿。大概这就是所谓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
一九三八年十月,孟小冬正式拜余叔岩为师,并成为他的关门弟子,当然也是唯一的女弟子。而这时的余叔岩体弱多病,早已息影舞台多年,孟小冬在他身边殷勤侍奉,照顾周到,请问艺事,敬业执着。作为师父的余叔岩自然倾囊相授,一招一式力求完美。前后五年,寒暑无间,学了数十出戏,是馀派唯一得到衣钵真传的人。就这样,孟小冬的艺术在一天一天的细水流长中有了质的飞跃,甚至能与当时的京剧老生翘楚相颉颃。自此,誉满全国,被尊称为“东皇”。
艺术之路走得颇为顺利,感情之路却坎坷百出,半世峥嵘。出身梨园世家的孟小冬自小生得聪慧秀丽,又正值青春妙龄,举止优雅,气质高贵,楚楚动人,当时北平的许多人都以她为心目中的偶像,倾心于她。
这样的坤伶须生泰斗碰到了伶界大王梅兰芳自然是要擦出不少的火花。两人合作过《四郎探母》、《游龙戏凤》,男女角色颠鸾倒凤,演出精彩又富有罗曼蒂克情结,进而更撮合他们成为一对佳偶,结一段梨园佳话。一个如日中天,一个光艳烁人,本是梨园同行,又旗鼓相当,自是相互钦羡,惺惺相惜。因戏生情的两人,终于还是将感情从戏里蔓延到戏外。婚后的两人朝夕相处,浓情蜜意,孟小冬为了这段感情忍辱负重,“纵是坤生第一,也只好光彩黯然收“,可见她用情至深,可是这份美好的情谊终究还是被辜负了。
孟小冬伤心欲绝,决绝离开,发誓一辈子都不会再与梅兰芳相见,分手后的孟小冬绝食、生病、避居津沽疗伤,并写文连续刊登三天,以表决心,“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好一番铮铮傲骨,好一个一任东皇孟小冬。
当年,孟小冬重新复出时,北平一票难求,而据梅兰芳的管事说,孟小冬演了两场《搜狐救孤》,梅先生就在家听了两次电台转播,沉默不言,黯然神伤。
孟小冬曾说过:“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也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要嫁就嫁一个跺脚乱颤,天上掉灰的人”。而这席话,她也确实做到了。她与杜月笙的情缘也在晚年开花结果。
皮囊给你的只是数年的光鲜,我可以用容颜留住别人,但我终究还是要做我自己。
三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一个满腹经纶的女子——董卿。
“当时的我是何等的温柔,我把花瓣撒在你的发间,当你离开,我的心不会变凉,想起你,就如同读到最亲爱的文字,那般欢畅”,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当主持人董卿缓缓读出叶赛宁的这首《我记得》时,惊艳了全场。让人口齿噙香的同时又不得不感叹: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她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所有信手拈来的从容,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
董卿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酷爱读书,熟读诗词歌赋,对文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深入灵魂的热爱,记得她曾经说过“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没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样慢下来,静静读书,感受文字的薄薄体温。
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有些笑容的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舞台上的她大气谦和,优雅从容;舞台下的她诚恳爽直,笃定坚韧。入行二十一年,从浙江到上海,再到北京,她一次次重新归零,最终在央视的舞台上尽情绽放。
2004年是董卿的转折点,在这一年她接到了郎昆导演的通知,第一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但春晚带给她的不只是恢弘的场面和流金的灯光,当烟花散尽,走在回家的路上,陪伴她的只有自己嗒嗒的脚步声,一种巨大的失重感汹涌袭来,繁华后的落寞伴着孤单寂寥沉郁在胸口。高处不胜寒的滋味更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来承受,才能抚平心情的跌跌宕宕、起起伏伏。
不负众望,此后的十二年,她一直站在春晚的舞台上,给全国人民带来欢声笑语,送去新春的祝福。就在人们赞叹她的主持才华的时候,她却学做起了制作人,二十一年的主持生涯仿佛轮回到下一个起点。她精心打磨的《朗读者》问世,轰动一时。
真正的才华如同焰火般,难以收藏遮掩,也总会升腾燎原,董卿的灵气是因她的耳濡目染,也归功于她的浩瀚学识。
在这浮躁且快节奏的时代,《朗读者》仿佛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流,渐渐漫过人的心灵荒原,给喧嚣的世界带来一丝清凉的抚慰。
一个上乘的节目离不开精心的策划和用心的筹备。为此,董卿请来了各界精英,如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导演陆维亚,《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著名作家刘震云,《南京!南京!》的导演陆川等,共同为这档节目出谋划策。
最终,这档以“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为初心的,有着人文精神的节目,一经面世,便好评如潮。多年的经历坎坷,会沉淀成醇厚的酒,朗读筛选出了生活的本质,也发酵在了过去的日子里,终如酿酒一般精挑细琢,历久弥香。当一个人朗读时,他超越了自己,也超越了时代。
何为岁月美人,董卿给了最好的答案,“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惟愿时光不负初心,铅华过后,归来,你不负当年模样。好姑娘,希望你多读书,爱自己,任何人都不值得你辜负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