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朋友小凡跟我嘟囔,同事越来越为难人了。中午自己窝在办公室追剧,却指派她到两站外远的一家饭馆给她带饭,只因她自己爱吃那家的石锅拌饭。美其名曰,反正你不是也要出去吃饭吗,顺便帮个忙嘛。
所以最后呢?我问。
怕拒绝会伤了和气,还是特意跑一趟帮她带了呗。小凡自己都叹了口气。
看着眼前这个自责无奈的丫头,我强压住内心要咆哮出来的冲动,真是再一次被这个“软包子”给打败。这不是她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了。
上个月她跟男票到韩国旅游,却被亲朋好友五花八门的购物清单给搅得兴致减半。就连许久不曾联系的老同学看到她在朋友圈晒的美照后都找上她让帮忙代购。好好的七日游,光给大家买东西都占去一天多。
小凡品性善良,一向好脾气,出了名的好说话。可这同时也是她生活中很多麻烦事的源头——不懂拒绝,不会“say no”。
这一次,我不再苦口婆心,直接下了命令:你拒绝一次试试,咱就看看情况到底能有多糟糕?
02
很多时候我们没法拒绝,其实都是被自己臆想出来的“得罪人”的后果给吓到的。
我自己何尝不是做了20多年的“软包子”?
在我自卑敏感而又怂到家的青春期,曾经遇到过很多次“顺便”事件。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高中住校期间一个室友让我帮她倒洗脚水。
“你反正去厕所,顺便帮我把洗脚水倒了吧?”
那是个有点公主病的同学,我还没反应过来,同宿舍的另一个女孩气不过替我出头:“你凭什么让她给你倒洗脚水,你懂不懂得尊重别人?”
后来她俩吵了一架差点动手,闹得很僵。
这当然是一场不愉快的记忆。
时至今日,我都记得那天的场景,仍感激着那个帮我出头的女生。也开始懵懂地意识到,因为自己的不懂拒绝,可能会引起更多麻烦。
后来我开始尝试辨别性地拒绝别人,但收效甚微。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这样的事情偶尔还是会发生。
有一次,在参加抽奖活动中,我幸运地抽到一个天猫魔盒,应活动方要求在朋友圈晒一下才能领奖,就照做了。结果被一个同事看到,立马私信我:“反正你现在的出租屋里也没有电视,不如先让我拿回去用吧。”结果两年多了,再也没有然后了......后来我有了电视,也只能自己掏钱重新买一个。
因为怕被人讨厌、怕被人说小气,我只能为难自己。
如果不是一次契机,我大概到现在还是那个不懂拒绝的“软包子”。
03
那是一段长达四个月的出差。
那段时间里,每天需要应付一大堆工作的同时,还要处理一堆新涌现出的人际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头疼了。
为了走出这种局面,我不得不转换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改掉以往处理人际关系时的那些旧习惯。我迅速理清了一点:
每天需要面对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工作关系,只需要判断以后谁能跟我成为真正的朋友、谁会在我生命中留存更久,然后把注意力放在这部分人身上,就可以了。
那些匆匆过客,真的无需过多在意。弄清楚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人和事,那么很多细枝末节你都不会太care了。否则真是会被累死。
我认真工作,真诚待人,从不期望占你的便宜,甚至允许你偶尔占一点我的便宜,但如果你麻烦我的事情真的让我觉得为难,我有权利拒绝——
“我下班要跟男票逛街,这个报表你能不能帮我做一下?”
“不能。”(没人约,我就活该当加班狗喽?)
“我可以在这里抽根烟吗?”
“不可以!”(没看到办公室通气性很差吗,想抽干嘛不回自己办公室抽?)
我大概已经不再是大家口中所谓的那个“脾性很好”的小姑娘了,会变得有一点难搞,但我已经不去在意了。
回顾过去,我因为善良觉得吃亏是福,可你作为朋友竟然真的让我一次次吃亏???
到底是谁不善良。
04
很多时候,说“不”不代表无礼,不代表不随和,更不代表自私冷漠。
《人间失格》里的男主角大庭叶藏,他在某一天终于意识到人其实没自己想的那么可怕,于是渐渐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去讨好别人了,开始懂得合理拒绝。
试着对那些为难你的人说“no”,也许情况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糟。
如果我们的原则自己都不去坚守,就不要怪那些再三触犯它们的人。一味地牺牲自己的合理利益去成全别人,并不是维护一段关系的良性模式。
更不要让自己从“老好人”变成一个“烂好人”。
因为存心占便宜那些人的忙,好像永远都帮不完。而且往往他们还以为理所当然,认为所有的事情真的都是不费吹灰之力的“顺便”。
只是,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过,时间是最宝贵的东西,你以为的顺便,可能花费的就是别人的时间呢?
05
游走在成人世界里,我们需要明白一条重要的游戏规则,那就是尽可能不给别人添麻烦。同时,也需要学习如何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
拒绝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态度,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底气——-我不怕得罪你,我今后也不靠你。
反复地问自己,是否能做到这样?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立身之本是什么,自己心里在意谁又被谁在意?
有了这份认知和底气,对那些打着“顺便”旗号的理直气壮的要求,大可坦荡地说出自己拒绝的正当理由。
这堂成长的必修课,我们终究得学会——
我就是不帮,你咬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