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街堪称老城区的树干,根扎在长青山,本是一条从东到西的街道。古城里的街巷都分布在它的两侧,门牌号也证明街头在德胜门。只是由于街尾的徽州府衙过于有名,游客都是从府衙走上来,好多游记都从府衙写起。而当年却是百姓从德胜门涌进府城,与出城的市民相汇。大北街,小北街,斗山街,新南街,十字街,打箍井街等是中和街的枝干,每一个走在街上的人,是这棵树上的叶子。数百年历经变迁,不改枝繁叶茂。
现在的中和街历次扩建,成为著名的商业街道,过了许国石坊,才会看到几棵树,这些树白天看不出什么,但到了晚上就耀眼了,好似满天星斗。不光树枝上缠绕着灯,还挂着灯,灯上还有字。众多诗句在树上闪闪发光,想看清上面的字,只有晚上去。应该说很多诗词还是很有韵味的,也体现地方特色,比如:石坝如梁卧练江,徽城东望秀无双;渐江蜿蜒村前绕,上接岑山下义城。也有看不懂的:宣歙尽山城,峰峦互撑住。也有比较诙谐的:两岸枇杷沉甸甸,千羽鹭鸟唱喳喳。还有不明就里的:敢望新安江水清,金陵江水只咸腥。其实我就是看个热闹,没啥欣赏水平,但还是相信有一种高深的意境叫莫名其妙。
阳和门里的树上也挂了很多字,晚上照亮着幽静的角落,连免费厕所前也有,有的树上还挂着小鱼灯。
网上提供的府衙地址有两个,一是中和街120号,该地址来自旅游平台;另一个是人民路73-1号,由地图平台提供。 而这两条街都是当地百姓的最爱,不但没有意见,还觉得如此甚好。
唯一遗的憾是今年国庆中秋长假里提前取消了庆典活动。
为何取消不清楚,一定有正当理由,可能是由于人太多,有安全方面的考虑;也可能是工作人员压力太大吃不消等等。各地的风土人情不同,不能一刀切。河下古镇是淮安市区的唯一,常年热闹,市委书记也去游览;江苏城市足球联赛省长也去看球。他们没有讲话指导,没有新闻报道,是自媒体博主认出了他们。百姓也以为平常,传统习俗里讲究众人拾柴一口气把水烧开,喜上加喜,亲上加亲才叫好事连连。必须承认这次取消庆典也是不走寻常路的逆向思维,也相信其中藏有更高深的智慧。
百姓眼里的中和街曾叫大街,也叫过解放街,自古繁华,以前街道两侧有很多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徽派建筑,经过历次改造旧貌变新颜。至今街上有很多消失的场地仍被频繁提起,规划局的项目公示中仍使用“建设桥”,“税务上顶”等名称,听起来格外亲近。尽管这几年街口大桥,深渡大桥,小川大桥,北关桥,富资一桥等大小十几座现代化桥梁改扩建后相继投入使用,尽管陆续开发了置业广场,徽州新天地,徽州印象义乌商贸城,颐高广场,新城商务中心,嘉源奥莱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但中和街的霸主地位依旧难以撼动。它历经世事变迁岁月考验,在百姓中口口相传,与歙县心心相印,和徽州历史息息相关。